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点滴 > 晚清的电报趣事

晚清的电报趣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44K 次

⊙1865年,英国利富洋行驻上海的头头雷诺,沿着川沙厅(今上海浦东)小岬到黄浦江口金塘灯塔间,偷偷建起一条专用电报线路,长21公里,电线杆227根。彼时洋人嚣张,寻常百姓见了都绕着走。而官府见这帮人有恃无恐,以为必有后台,也不敢上前询问。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就这样建成了。
  
  ⊙晚清大诗人戴启文写过一首咏电报的诗,描写了国人第一次目睹电报功能时的惊奇:“五岳穷云海澄练,纬地经天长一线。重洋万里纸鸢风,暗地机关人不见。”
  
  ⊙电报设立之初,价钱很贵。从天津发往通州的电报,每个字的费用是银圆1角,可以买16斤大米或30个鸡蛋
  
  ⊙1884年,清廷在军机处建立电报档案,光绪帝亲自下旨,将电报视做公文对待。同僚之间的电文往来,被称为“电牍”,给皇帝的电报奏折则称为“电奏”。1898年百日维新时,电报被新法提升到了正式公文的地位。
  
  ⊙清末民初,电报员是个十分吃香的工作,每月可拿薪水30两银子。民国时期的电报员,每个月的收入也在100元上下。而当时英国的电报员年收入只有5。8英镑。美国著名大财阀安德鲁·卡内基在匹兹堡市大卫电报公司当电报员的时候,一开始月薪只有13美元。
  
  ⊙清末时,人们为了扩大舆论影响,往往采用电报与报纸相结合的方法,一有重大新闻事件,就发私密电报或者公开通电,然后报纸再予以转载。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信息传遍全国,很是兴盛了一段时间。

晚清的电报趣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