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人生 > 面对乞讨者

面对乞讨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2W 次

这是一个伦理难题。
  
  如果你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看到有人伸手向你乞讨,而你又有可能随手给予一定资助,我们把这种选择叫A方案。问题是,有的真有困难,有的确实在利用他人的善意行骗,或者通过背后操纵小孩乞讨来敛财,如果给错了,就可能成为对欺骗的纵容和鼓励,我们把拒绝叫B方案。
  
  经验告诉我们,面对乞讨者,除了特定的情形外,人们选B方案的概率永远要大于A方案,拒绝的总是大多数。
  
  经验还告诉我们,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穷国富国,永远都有人会选A方案,要不然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乞讨的现象几乎从来就没有断绝过?
  
  选A的人少,选B的人多,但对每个人,这都是一种随机的选择,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个变数依赖具体的乞讨情景和每个人面对乞讨者当时的状态。这次不给可能下次会给,年轻的时候不给可能年老了会给……一辈子从不乞讨的,大有人在;但是面对乞讨者一辈子从来没有给过的,可能也不会太多。
  
  从“理性的人”角度看,选B方案有充分的理由:为什么给你,我自己还嫌钱不够呢!你为什么不去劳动,不去工作,自己努力找饭吃?为什么不去找慈善机构,找救助部门?我捐款了,我纳税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困难,为什么要直接给你钱?
  
  有意思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一些人不从纯理性的角度看待乞讨者。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有人要选择A方案。A方案的基础是什么?是人的不忍之心,是一种不必经过理性思考就油然而生的对人的苦难的悲悯和同情,没有理由,只是想这样。
  
  人不可能在调查了乞讨者的身世背景以后才做出A或B的选择,就像在救助站里,不可能先查验身份,确定他是不是骗子,再考虑是不是给他饭吃一样。
  
  有骗子怎么办?有时候还真是没有什么办法,这是一种文明的代价,善意的成本。就算是个骗子,那个时候真饿了,也要管他一口饭吃。

面对乞讨者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