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人生 > 不给自己制造“第二箭”

不给自己制造“第二箭”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58K 次

一则故事说:有个主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太平常不过的小事了,可主妇却想:鸡蛋能孵成小鸡,小鸡能变成母鸡,而母鸡又能下很多蛋,很多蛋又能变成很多鸡……主妇如此想下去,仿佛自己失去了一个养鸡场,越想越痛苦。
  
  由此,我想到了佛家关于第二箭的故事。一天,佛陀问他的弟子: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每天吃饭,劳作,睡觉,经历生老病死以及种种烦恼;受过佛法教化的人,一样每天吃饭,劳作,睡觉,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和种种烦恼。那么,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有什么区别呢?他的弟子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佛陀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用今天的话说大意就是,我们平时所经历的各种身心的烦恼,就好像一支支利箭向我们射来。比如,在病中的人,要承受身体的痛苦。而这个时候,人往往会忧虑,会担心自己的病不知什么时候好,担心自己耽搁了工作,担心不能照顾好小孩儿,等等。这样,他所承受的就不只是身体有病的痛苦了,而是在这个痛苦之上又添加了一重痛苦,如果说最初身体的痛苦,好比是射向我们的第一箭,那么,后来添加的痛苦,就是第二箭了。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的区别就是:前者不受第二箭之苦。
  
  心理学有个“ABC”理论认为,决定人情绪性质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理解。同样的道理,决定我们情绪程度的,也不是生活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生活事件的态度。由于消极的态度,我们就会对事件进行消极的加工,于是我们有了烦恼,就不断放大烦恼。因此,就有了第二箭和更多的箭刺伤我们。
  
  人生的智慧就在于,不给自己制造第二箭。生活是有不如意,比如,婚姻的矛盾,工作的壓力,人际关系的冲突等,不如意其实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我们对生活中可能的第一箭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即使真的遭遇了第一箭也会有积极的心态,不再去消极地放大。  

不给自己制造“第二箭”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