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社会 > 高考状元为何放弃北大清华

高考状元为何放弃北大清华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K 次

在什刹海附近一条安静的胡同里,23岁的李杨看到了今年高考的新闻,北京的4名高考状元全部选择去香港读大学。
  
  “至少未来几年,他们上推特和YouTube不用翻墙了。”他笑道。
  
  两年前,李杨从香港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他的言谈举止比同龄人要老练得多。“你无法说,去香港读大学就会给人生带来怎样的不同,那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但是在香港读大学,确实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经历。”
  
  2011年,18名省级高考状元被香港的大学录取。在此之前,中国的高考状元们几乎都是北大清华的囊中之物,但这股刮向南方的狂飙,已经开始越来越有力地打破着既有的高等教育格局。
  
  和北大、清华鼎足而立
  
  2004年,李杨考上了香港大学。那一年,香港大学在内地招了60个学生。
  
  事实上,回归第二年,香港高校就委托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开始在内地“代招”学生。到2003年,教育部放开了港校在内地“代招”的限制,6省市对香港高校开放。这个数字在一年后增加到10个。
  
  然而此时,到香港读书还是极少数人的选择,香港对内地人来说还是有些陌生。而北大清华,才是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眼中的第一目标。
  
  一直到2005年。北京的高考文科状元易萌、理科状元田禾毫无悬念地被北大录取。然而另一名理科状元陈秀野则放弃清华,投奔香港科技大学,她所就读的生物化学系主任叶玉如,是世界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这一年,广东和成都的高考状元也作了同样选择。海南省的高考状元则因为高考移民,被清华大学退档后,选择了香港城市大学。
  
  人们猛然发现,香港高校已经不再是一种另类出路,反而成为和北大、清华鼎足而立的求学选项。这一年,腾讯网将陈秀野评选为2005校园最具影响力人物
  
  影响力在第二年就再明显不过了,两名当年的北京高考状元全部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在那之后的5年里,北京文理状元一共有12位,其中8人选择了去香港读大学,北大录取了另外4人。
  
  融入香港?
  
  一个并不容易的问题
  
  在复旦大学完成一年的预科学习后,2005年,李杨到了港大。
  
  他的宿舍被分在一座舍堂。这是港大的宿舍楼,被称作hall。让李杨没想到的是,住进宿舍的第一天就遭遇了“下马威”。
  
  在一阵让人眩晕的尖叫和起哄声中,刚刚走进舍堂的新生们被扒掉裤子,狼狈不堪地逃回宿舍。
  
  “他们有英国学校的传统,要想尽办法捉弄新生。”李杨说,“内地的学生未必会接受得了。”
  
  在本地学生看来,舍堂就是一个荣誉集体,有舍堂歌,舍堂操,有舍堂间的比赛。在感恩节、圣诞节的时候,舍堂的大厅会举行富丽堂皇的“高桌晚宴”,所有人必须身穿礼服,彬彬有礼。
  
  听起来好像是哈利·波特电影中的场景。但是想融入进去,却不是那么容易。
  
  李杨认识了同样从上海来、长他一级的周原。周原在港大读经济金融。
  
  “跟大部分内地人相比,香港人除了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视野也大不相同。”周原说,“香港学生习惯的是商业资本主导的文化,他们之间很容易达成有效的交流,而跟我们不行。对于内地的学生来说,香港的学生是比较排外的。”
  
  在香港大学的头一年,周原试图和香港的学生交往,但随后就放弃了这种努力。只有在舍堂的活动室看球赛的时候,和身边的人聊一聊。他甚至从来都不知道那些人的中文名字。
  
  在后来两三年里,几个上海的学生构成了一个小圈子,极少再和香港同学交流。
  
  自由,还是自由
  
  在经济学专业读了一年,李杨突然有休学创业的想法。
  
  手续极其简单。他给学院办公室写了封邮件,含糊地说了句“由于个人原因”,休学一年的申请就得到了批准。
  
  “香港的大学跟内地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几乎感受不到官僚气息,行政人员没有官腔。”曾经在内地高校执教,后来当过浸会大学研究生会主席、教务议会研究生代表的陈晓炜说。
  
  李杨回到了上海,开了一家书店。书店维持了一年,他到学校网站上选了下学期的课程,又回到香港接着上课。
  
  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香港高校的学生休学很容易,去做别的事,譬如去恒生银行或者摩根士丹利实习。
  
  李杨很快又有了新想法。选择读经济是家人的意思,但现在他感到无趣,于是决定去读中文。转系的事很快办成了,所有的手续,仅仅是几封电子邮件。
  
  不仅仅是摩根士丹利和哈佛
  
  周原毕业后选择留在香港,去了一家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3年,已经满足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的期限,周原拿到了香港的永久居留权。这意味着可以享受140多个国家的免签政策,而他对香港的社会保障更有信心。
  
  也在这一年,当年投奔香港科技大学,引发舆论轰动的陈秀野完成了在港科大的学习,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攻读分子细胞生物博士。
  
  根据港科大当年的统计,2009年毕业的内地生中,大多数被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欧美名校录取,继续深造。而67名商学院学生除了得到28个研究生录取名额外,还手握32份来自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美林银行、麦肯锡公司等知名企业的聘书。
  
  与此同时,香港大学发生了一件轰动的新闻。学生会会长陈一谔被港大学生公投罢免。2000多学生参与投票,但是无法统计其中有多少内地的学生。
  
  “参选学生会主席,组阁、拉票、竞选,这一套东西在香港的高校中很成熟,讲究民主,讲究程序。内地的学生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毕竟有文化差异,而且起码要会粤语才能跟大多数同学交流。可能有一些人能参与学生会的工作吧,那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陈晓炜说。
  
  第二年,被公投罢免的陈一谔竞选财务秘书。他向同学们承诺,当选后将会把更多资源投放在促进校园内的文化、学术交流,严格执行预算案的制定,向同学定期披露财政情况。“作为一个曾被民主机制罢免的会长,我没有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我相信通过这一场选举,通过跟广大同学的接触,通过对批评意见的虚心接受,是可以重新建立不单是同学之于我,而且是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之间的互信与包容。”
  
  而另一个总会被兴高采烈谈论的故事是,2000年,香港大学的学生会曾经举办过一场“混账高层颁奖典礼”。时任校长郑耀宗得奖的原因,除了没有捍卫学术自由,还有“与学者及职员沟通严重不足”、“领导校方高层的能力严重不足”以及“怀疑说谎”,副校长黄绍伦及程介明也被颁发奖状。而3位得奖者居然到场,副校长黄绍伦甚至欣然接受“奖状”,承诺如果调查结果属实,他将公开认错。
  
  内地高校差的不是钱
  
  与香港高校的宽松氛围相对照的是,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评论说,这十几年来,内地大学关心的大多是看得见的大楼,而不关心大楼里装什么东西;同时,内地大学缺乏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而过多的行政干预,让大学独立办学的空间过分狭窄。
  
  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则认为,在港读书更国际化,教学水平得到国际认可,国际交流机会多。他所担心的是,内地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一定适应港校,可能更适合内地高校。
  
  但是给传统内地名校带来竞争的还不仅仅是香港的大学。今年3月,上海浦东陆家嘴,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合作举办的上海纽约大学奠基。这是国内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国际化大学,2013年有望在全世界范围内招收首届本科生。
  
  而此前,已经有两座中英合作的大学—(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成立。
  
  无论如何,香港高校在内地“掐尖”,已经让内地的一流高校感到威胁。香港大学今年在内地共录取学生291人,港大、港科大、中文大等几所香港最强的高校,每年在内地招收的学生中,最低的高考分数,都超过了国内各个省市划定的一本分数线100分左右。

高考状元为何放弃北大清华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