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社会 > 曾经的人间地狱,如今的动物天堂

曾经的人间地狱,如今的动物天堂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96K 次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4分,位于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一次技术测试中,因为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导致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该爆炸造成30名消防人员当场死亡,铀与石墨的火花从裂开的缺口喷溅,携带着熔解的辐射粒子,喷向几千米的高空。大爆炸引发了大火并释放出逾8吨强辐射物质泄露,辐射强度相当于1945年400颗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外泄的强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和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受到放射污染的区域有15。5万平方千米,仅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区就有840万人受到了超量辐射,27万人罹患癌症,其中约9。3万人死亡,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在放射性污染物的直接辐射下死亡。
  
  核电站爆炸发生后,苏联政府抢险、转移、疏散和撤离当地居民,并用混凝土等材料建造“石棺”式建筑,将第4号反应堆封存,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广袤的辐射区。因此,切尔诺贝利及周边近4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成为无人区,被称为“人间地狱”。
  
  然而,核电站爆炸过去了20年,人们一直认为生活在这个“人间地狱”的野生动物受到辐射影响后生存数量会下降。可是,与人们预料中的完全相反,这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多得出乎人们的想象,而且一些原本属于濒危物种的动物数量也兴旺起来,广袤的无人区竟然成为动物的天堂。
  
  2006年夏季,乌克兰动物学家丹尼斯·维什涅夫斯基带领瑞典的动物学家保罗·戈留普、英国赫特福德郡的摄影师卢克·马西和其他的一些野生动物保护者及记者一行共14人,组成了一个考察组,来到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这个“死亡之城”。
  
  考察组来到普里皮亚季镇的一座河桥上,保罗·戈留普靠在桥栏上侧耳倾听,黄镃、黑顶林莺、画眉鸟、戴胜鸟、云雀和布谷鸟等鸟儿在欢快地鸣叫。往桥下面看,水里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吞食蚊虫,一只河狸警惕地游回巢穴。在核电站附近禁区,卢克·马西发现了三只早已于一百多年前消失的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还发现了两头在1920年遭到猎杀而灭绝的欧洲野牛。丹尼斯·维什涅夫斯基发现隔离区内至少有5个狼群,总数不少于30头。有一次,他曾用相机镜头记录下两只野狼在普里皮亚季镇中心列宁大街上散步,一群小猪仔穿过足球场,白尾鹰在电站冷却池上空盘旋的镜头。
  
  考察组在切尔诺贝利禁区考察了15天,不但发现了白鹭鸶、大斑点鹰等飞禽,还发现了熊、驼鹿、野猪、山猫、海狸和野马等野生哺乳动物,以及多种蝴蝶和爬虫,其中有不少是珍稀或濒危物种。丹尼斯·维什涅夫斯基告诉考察组随行的同行,根据切尔诺贝利国际放射生态学实验室的记录,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的切尔诺贝利禁区内生活着400多种动物,其中包括280多种鸟类50多个濒危物种。
  
  考察组通过对切尔诺贝利无人区动物的考察,广泛认同由于远离人类活动的干预,在过去20多年里,切尔诺贝利周边隔离区实质上已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那么,动物为何能在充满核辐射的生态环境下繁衍生息?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放射生物学家罗恩·切瑟和同事在研究切尔诺贝利地区野生动物数量变化后发现,野猪数量在近20多年里迅速增长,达到核泄漏前的10至15倍。此外,他对该地区野狼、兔子和驼鹿等动物的基因检测显示,核辐射没有引发可遗传的基因变异,因为动物自身具有基因修复功能。辐射确实对动物生命有明显的有害影响,并能缩短个体动物的生命,但是如果维持生命的资源充足,而且负担不是致命的,那么动物的生命就会蓬勃发展。动物在核辐射的生态环境下能繁衍生息,至关重要的是,切尔诺贝利辐射造成的影响远不如人类离开该地区所带来的好处。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事故已經过去了整整33年,给苏联这一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但切尔诺贝利由于没有了工业、农业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竟摇身一变,成了动物天堂,这是自然界物竞天择的体现。

曾经的人间地狱,如今的动物天堂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