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生活 > 辨出好音乐靠的不是耳朵

辨出好音乐靠的不是耳朵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8W 次

我们如何评判古典音乐艺术家呢?所有的音乐发烧友一致认为,当然是声音说了算。著名艺术家的弹奏水平,可不是摆出夸张的动作和做些滑稽的模仿就可以学来的!然而,真是这样吗?
  
  美国心理学家蔡佳蓉博士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管理与创意系的讲师,她想把这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而她自己就是一位专业的钢琴演奏家。她对古典音乐国际大赛的评奖标准很感兴趣,这些国际大赛通常也是那些年轻的独奏钢琴家飞黄腾达的起点。在2013年4月19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一篇论文中,她挑战了世人笃信的一条“真理”——在这些享有盛誉和令人生畏的音乐大赛中,声音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为了支持自己的猜想,她收集了10次最负盛名的音乐大赛的决赛录像,比如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然后,她让一个由古典音乐门外汉组成的点评组来预测在每次大赛中哪三位决赛选手会摘得桂冠。为了给选手的演奏水平打分,这些临时评委有一些收听了录音,有一些则观看了无声录像。
  
  结果又如何呢?如果这些实验参与者相信古典概型,他们至少有1/3的机会蒙对。然而那些收听录音的人答对的概率只有25。5%。相反的,那些很可怜只能看一看无声录像的实验参与者猜对优胜者的概率竟然超过了一半(52。2%)。在第二次测试中,蔡佳蓉博士向她的“小白鼠”展示了有声录像。巨大的惊喜在等待着他们:预测的准确率提高到了35。4%(或者说几乎相当于古典概型),这样的话,相对于那些只看到图像听不见声音的人来说,音乐对准确判断而言只是一块鸡肋……我们当然有理由反驳说这些门外汉的耳朵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怎么可能准确评价这些高水准的演奏呢。因此,蔡佳蓉博士又召集了将近150位专业音乐家来重做实验。业余的请下台,让专业的上场。这回,他们能看出点儿门道来了,不,是听出点儿门道。然而,实验结果是:這简直就是专家们的一场灾难。他们不仅完全复制了之前业余选手们的预测结果,而且每次的准确率比业余的还要差!旋律对他们来说,跟其他人一样,对音乐比赛而言,完全是多此一举。
  
  很显然,这个实验突出展示了评委们在演奏者发出的视觉信息前的脆弱权威。在最后一个系列的测试中,实验参与者只能看到独奏者的黑白轮廓。蔡佳蓉指出,竞赛的优胜者很多时候是那些演奏姿态中透露出激情和创造力,且看起来对演奏十分投入的人……好的音乐家当然是好,好的演员才更佳。

辨出好音乐靠的不是耳朵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