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生活 > 活得没劲怎么办

活得没劲怎么办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W 次

很多人抱怨。自己什么都有了,就是活得没劲。缺什么昵?文学也许能告诉你答案。
  
  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开始了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当时,王蒙先生说:“我们有过人文精神吗?”的确,在这个时代,人文精神正逐渐受到侵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要有人文精神。但人文精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我们只能以意会之。
  
  现代人常感到活得不畅快,我们常埋怨不自由、不畅快是社会体制带来的。其实人的不自由来自于现代化,现代化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束缚,自从进入现代化社会,人就被分成各种专业、职业、学科,如果人不能跳出自己的那一行,就必然活得很狭窄。相对来说,领域稍宽一点,与人生相似度最大的学科是文学,文学可以赋予人生更大的自由度,所以有没有文学素养关系很大。文学和人生是同构的,文学里面的内容涉及整个人生。
  
  人提高了文学修养,就能做一个有品位的人。然而,怡如要欣赏交响乐,必须先培养出能听交响乐的耳朵一样。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
  
  热爱生活
  
  首先要热爱生活。老子说“大道至简”,道在最简单的细节中。能从最简单的生活现象中看出道来,这才是得道,禅宗认为吃饭睡觉便是佛,上古时,圣人们简单地悟到了这一点。但到了后世。书越来越多,人们读这些书,心灵就被塞满了,后来禅宗重新打破了这些障碍。禅宗讲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直接面对生活现象,所以,要培养文学修养,就要珍惜每一个生活细节,用乐观的眼睛去看世间的一切。
  
  我们可以将生活艺术化,用艺术的眼睛看一切。比如说校园里长着一棵树,植物学家来了,他马上分类分科,分析这棵树属于什么科,生长在亚热带什么地方:如果来的是一个木材商人,他马上想到这棵树值多少钱。这些想法没有乐趣,只是一种纯职业想法。如果到达了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当看到这棵树后,会忘记它是什么树,更不会想到它值多少钱,而是只欣赏它的姿态、它的形状、它的颜色、它的组成以及这一切给人的美感。这就是为什么读唐诗宋词后会感觉到美,那里面也写到很多树、很多山、很多水,但不写它们的具体科学属性,令人的文章越写越细,反而没有美感。像古人那样大而化之,它就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就像幅写意的山水画。
  
  林庚先生谈诗,把诗分成唐以前的诗、唐诗、宋诗和宋以后的诗,他说唐以前的诗是自然长出来的,跟天与地不能分,读者觉得这些诗好,但不知哪句好,不知道哪个地方好,就是那种笼统的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这种美。在这些诗中,人发现了自然。
  
  唐诗是嚷出来的,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张口诗就出来了。在唐诗中,人既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自我,有了一种豪迈的劲。
  
  为什么宋诗不如唐诗?因为宋诗是想出来的。宋朝经济比唐朝经济发展了一大步,宋朝人的哲学逻辑更进步了,于是宋朝人开始更加勤于思索。宋朝人写诗有很多道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诗也很好,但它总是讲道理,正因为讲道理,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即便如此,宋诗仍然是好诗。
  
  宋以后的诗就不行了,是模仿出来的,没有创造性。到了我们这一代,就更不行了。为什么?由于我们热爱生活的程度没法跟古人比,唐人活得生机勃勃,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人,都非常热爱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个人爱好,没有爱好,就没有艺术美。
  
  博览群书
  
  其次是要博览群书,现在多数人做不到。在我看来,读书就像吃饭,吃饭是吃了动植物的生命,变成我们的生命。读书是更高级的吃饭,吃的是别人的精神。
  
  黑格尔的精神很深连,那我就读他的书,读完了,我就吸收了这些精神。我这些年研究武侠小说,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武功,我本能地说北溟神功。因为如果我会了北溟神功,当我的身体跟别人的身体一碰,他的功夫就到了我的身上,他的内力就变成我的内力,但对方的内力仍在。我不损害你,但把你的东西学到了,这就是博览群书。毛泽东博览群书,他是伟大的学者。林彪也会读书,不是自己读,而是让秘书把每本书的概要总结出来,只读这些概要。
  
  博览群书,对于人文精神极其重要。古人讲,君子无书不读。古代的书少,今天的书多,我们要区分,要多读经典书籍。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学习陶渊明“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精神,因为求甚解容易钻牛角尖,而且那“甚解”未必是对的。当我们读完了一些经典著作,再去读一些专业著作时,会理解得特别快,特别透彻。读书的关键是打通,书与书之间要通,书与人生之间要通,这就是博览群书的道理,
  
  悲天悯人
  
  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三点,是悲天悯人。中国人不太在意终极问题,而更在意人。人活着免不了竞争,特别在这个提倡竞争的时代,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争到一定程度又要不争,真正会争的人不争,
  
  中国文化包含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中国人认为,
  
  “人来到世间不容易,不一定有来世,我先把这世过好”,基于现实生活的艰辛,国人特别同情弱势群体,儒家思想中就有民本思想。儒家思想同情的弱势群体不是固定的哪个阶层,而是谁当了弱势群体就同情谁,比如今天你是有钱人,他不同情你;明天你被打成右派。成了弱势群体,他就同情你:过两年你又当官了,他就去同情新的弱势群体。同情弱势群体符合天道,天道就是阴阳不断转化。
  
  总之,我们要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不要把文学简单理解为风花雪月,文学是人的价值核心,是无用之大用。文学也不是作家的专利品,它是我们每个人修身弗性的花园。当然,每个人进了花园,看到的和得到的不一样。苏东坡的一首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只要达到了人生的某种境界,也就不必求全了。

活得没劲怎么办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