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生活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8W 次

“完人”不“完”
  
  常常有这样的事情,一个人出名了,他的许多事情很快就会被美化,经过许多人的传颂和演绎,缺点说成了优点,瑕疵变成了美丽,整个人被供奉起来,像“神”一样完美。但实际上,一个人要在做人做事上真正达到完美,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完人”这种人,可以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么现在呢,当然也没有。如果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那也只是“传说”而已。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大都知道汤寿潜这个人。汤寿潜(1856~1917年),字蜇先(或叫蛰仙),浙江萧山人,清末民初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晚清立宪派的领袖人物,因争路权、修铁路而名重一时。很多人都把他当成“完人”来看待。特别是讲到他淡泊名利的事迹,有人就会不自觉地感慨万千。确实,汤寿潜对做官、敛财不太感兴趣,一生中有多次的辞官经历。按常理说,这么不愿当官的人,在名利上自然已达到“完人”的境地,但同时代的人不这么看。当时的外交家汪大燮说:“蛰仙为人,原足钦佩,唯此事恐其干誉之心太重……蛰仙本是捧名教二字做招牌者,凡用此招牌之店,大约总是半真半假、半通不通。但招牌捧得牢,便算是要好。”这意思是说,汤寿潜虽然不图官位和实际性利益,但本质上却在追求“名”。另一位叫做蒋智由的说得更明白:“蛰仙的手段很高,他高谈阔论一阵,人家请他出来,便竭力推辞,说我不干。及至把他搁下了,他又来捞一下子。再请他来,仍说不干。但是下面仍是这样捞法,却把地位逐渐地提高了。”姑且不说这两人的评价准确与否,但通过他们的看法,可以反映出当时一部分舆论的声音。如果我们把汤寿潜当作一个道德上的“完人”标本,只怕还是有差距的。
  
  如果说汤寿潜的“完美”因为图“名”而遭到议论,另一种情况则是因为“钱”的问题而被人笑话。晚清有名的报人汪康年在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嘉庆年间,有一个外省人在月夜游西湖,当时水清天旷,美不胜收,但寂无一人。他遗憾连连,十分纳闷:杭州人素来以风雅著称,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赏玩,这不是咄咄怪事吗?这时,只见桥边坐有一人,对月观书。外省人大喜,觉得找到了知音。就近一看,那观书之人竟是著名的书法家梁山舟学士。心里更是一喜,想来所观之物必是风雅得紧。于是,冒昧向梁学士索看,哪知梁学士不肯,还赶紧藏匿。外省人更觉得是珍秘之物所以才不肯视人,趁其不备,一下子抢了过来,一看后大跌眼镜,原来是月底结账的账单。外省人大为失望,叹息数声,转身离去。汪康年对此感叹道,梁学士平常以“德清”闻名于世,可是怎么会这样呢?查验账单这种事也平常,如果要避人,地方也多的是,何必趁这美好月色在桥上阅看?其实,一个风雅之人看看账单也没什么,谁也没有规定风雅之士不准沾染金钱之气。只要是人,就得吃穿住行,这哪一样少得了钱呢?可是,在旁人看来,风雅之人就应该是“完全”风雅的,与金钱这种俗物关联起来,那就不是完美的“风雅”了,就得遭受批判了。可见,要成为风雅“完人”,就要你不问钱、不吃饭,这可能吗?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是没有“完人”的。即使有,那也只是一时的假象,或者是“不完美”的地方掩藏得太深还没被发现。东晋谢安以雅量著称,但在狂风暴雨中荡舟时却颜色大变;唐朝名将郭子仪向来大度,却也曾经因小怒而杀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当你看到以“完美”之面目出现的人时,可得警惕了,千万不要相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