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文明 > 令人无法打盹的图书馆

令人无法打盹的图书馆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6K 次

你也许想不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图书馆是台阶式的,就像中国剧场的座位排列方式,而图书馆两侧墙体和顶部都是网格模式的,网格大小相等,网格横向和竖向都是直线的。洪堡大学的图书馆建成这样,还有一个故事。
  
  当初,学校的图书馆和其他学校并没什么不同,也是平面式的。中午有阳光普照,可好多来此看书的同学被暖融融的阳光照着就睡着了,而有的只是想稍微打下盹儿,结果就会睡好长时间,有的学生还打呼噜呢。在图书馆里,学生为了不打扰他人,是无法定闹钟的。当学生因为无法叫醒自己而耽误阅读向学校提出抗议后,学校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图书馆的墙壁上张贴励志标语,鼓励学生珍惜时间;比如安排图书保管员去及时提醒学生,但由于来回走动有脚步声,还是会打扰正在埋头读书的学生。为了平息学生的抗议,给学生更好的阅读空间,学校决定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图书馆。
  
  洪堡大学的理念是崇尚自由,带着这个思想,学校找到了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杜德勒,并把学生抗议的事儿也告诉了他。接受了任务的杜德勒开始构思他心目中图书馆的样子。本来设计一个场馆对于建筑师来说,不是件什么难事儿,可是学校有了让学生不再打盹儿的要求,就有点让人费心思了。杜德勒想了很多天,却毫无进展,很是苦恼。
  
  有一天,他和爱人一起去剧场看瓦格纳的著名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演员的精彩演出,深深吸引了杜德勒,他沉浸其中。而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也激发了演员的表演热情。杜德勒一下子恍然大悟,场上的演员不就是学生们要阅读的“书”吗,我们观众在看表演,而在台上的演员眼里,观众也是“表演者”啊,只有观众热情高涨,演员才有激情来表演,这样双方才能互动,从而产生动力。莘莘学子看书的时候不也是“表演者”,也是“演出者”吗?他看了看台上,又回头看了看剧场观众,灵感的火花一闪现,他的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一下子有了。
  
  当晚回到家,他就按照剧场的格式设计出了图书馆阅览室的平面图,并根据图书馆的特点对部分细节进行了修改。
  
  当他把设计理念告诉校方负责人的时候,立即得到了赞同。杜德勒把图书馆的阅览空间作为一个公共的舞台,打破以独立空间为主的设计,采用层层退台的形式,宛如影剧院或者是音乐厅里面的坐席,而身处图书馆的莘莘学子,永远是这出戏剧的“观看者”,同时也是“表演者”。而今这座名字叫威廉格林兄弟图书馆的建筑是目前全欧洲最大的开架图书馆。
  
  德国洪堡大学的阅览室不需要阅读证件,这表示图书馆从不拒绝任何人进入阅读。
  
  既是“观看者”,又是“表演者”的莘莘学子,在阅览室学习的时候,不再睡觉,也不再打盹儿,并把这座图书馆亲切地称为“令人无法打盹的图书馆”。

令人无法打盹的图书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