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文苑 > 听竹

听竹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2W 次

曾经路过一片工地。沙石遍地,污水聚沟。斗车、铲子、锅盆随意而摆。凌乱,荒凉,难以入目。可是,在工地正中却有一竿修竹韶秀而立。其形纤细,其态婀娜,于风中飘然而舞。这样的一片贫瘠污垢之地,却因一竿修竹而有了审美趣味。
  
  上下班经过一隅荒地。乱草横长,灌木丛生。其间有一簇翠竹茂然而生。竹竿相抱,叶冠如帏,洒落清净与幽凉,宛如一片静谧竹林。在这市与郊的相毗之处,在此荒芜之所,居然有如此幽静雅致的小竹林。每逢路过,便欲攀爬跳跃,去往那一片小小的竹林略作小憩,去沐浴竹阴,去听风听雨。
  
  曾去过一个景区。景并无特异之处,唯有那一片深深的竹林令人向往。小路沿山蜿蜒而上。小径之外是密密森森的竹林。竿大节齐,色翠苔白,叶则稠密如云。走在那一条小路之上,除了人语,便只有竹音。风摇翠竹,似浅唱,似低吟;风撼竹林,则如波涛,如海啸。那是一片绝佳的桃源之声。
  
  去过一家鱼庄。庄远离市区,于江边觅得一片竹林,间或有桃花三两。竹、桃、源皆备,俨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餐饮之所,也皆用竹。一间间小小的竹阁错落于其中,或临水,或傍竹,或依桃。推开轩窗,便见清江,见粉桃,见翠竹。地板也是竹制。踏于其上,有空谷回落之音。于其间,不论喝茶、饮酒,都雅致静谧。不禁感慨:商人未必皆俗气。他们也知晓:古典的竹林,永远是最佳的去处。
  
  极向往有一片竹林。于空山绿水之处,觅一片竹林,搭一竹楼。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竹声,水际听欸乃声。如此,方可与我向往的古典中国不远。城市现代化,生活潮流化。便捷富庶,却总是掩盖不了内心对于那一片声音的向往。不是车声人声摇滚声灯红酒绿之声,而是松声水声竹声风声。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那一片声音,属于古典中国。
  
  古人爱竹犹深。晋有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唐有李白、孔巢父等“竹溪六逸”。陶潜、子猷、苏轼等皆以宅有竹为佳。陶潜写: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世说新语》记载:子猷寄人空宅,便令植竹。有问:“暂住何烦尔?”子猷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苏轼于《於潜僧绿筠轩》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文人的内心之声,便是一片如此诗意的竹林之歌。于竹林之中,观竹、画竹、咏竹,借此表情操,抒发做人志向。凌云挺拔、刚直有节、柔韧却不失刚强,竹折射出来的是古人不媚权贵、不为名利、刚正不阿的人格境界与精神追求。诗人皆误以为文人消遣放荡,消极避世。却不知当他们救世无用,反遭贬斥,甚至迫害之时,他们内心的凄苦与痛楚。士以天下为己任。可是,凄凉无助的他们最终不得不栖于竹、绘于竹,咏于竹,以表心志,以抨时弊。于是,才有了梅、竹、松“岁寒三友”,才有了梅、兰、竹、菊“四君子”,才有了郑板桥画竹之铮铮风骨
  
  平日无他念,唯愿寻一竹林,搭一竹楼,风里雨里,听听竹音,度此余生。

听竹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