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文苑 > 春日苦短,当晚睡早起

春日苦短,当晚睡早起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1K 次

年年节物欲争新,玉颊朱颜一笑频。
  
  勾引东风到池馆,春前花发自迎春。
  
  ——(宋)王安中《迎春口号》
  
  二月份有立春、雨水两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表明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密切联系。
  
  “一年之计在于春”,也是从农业角度来说的。立春之后,东风送暖,大地渐渐解冻,春季备耕也开始了。但时值正月,天气尚寒,真正的农忙并没有到,人们这时候所忙的,其实是“迎春”这件事。
  
  古人对“迎春”非常重视。自周代起,立春就是一个举国庆贺的重要节日,有些朝代还曾将立春定为春节。每年的这一天,先民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到了清代,迎春更演变为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俗话说,“打是亲”,所谓“打春”,表达的是人们对春天的热爱。
  
  民间的迎春活动也很热闹。立春之日,家家户户高挂“春幡”,贴红对联,大人小孩要换上新装,妇女要在脸上搽胭脂,在头上插上写着春字福字的红绒花,或用彩色绫罗剪出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迎春会”开始了,众人敲锣打鼓,到田野里把一个穿青衣戴青帽的男童拜迎回来,农家院子里早已摆好了果品或春盘、春饼、春卷等美食,恭候春的到来。
  
  一年四季之中,没有哪个季节像春这样备受礼遇。春季无疑是最令人期待、最惹人喜爱的,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诗词歌赋赞美春天。“春”字还被不分性别地用于新生婴儿的名字。《红楼梦》贾府中四个女儿,名字中都带着一个“春”字,从较为客观的“元春”,到充满感情色彩的“迎春”“探春”“惜春”,足见人们对春天的青睐。
  
  随着农业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弱化和人们对自然的疏离,立春等传统节日渐渐凋零,如今仅作为二十四节气存在着。但人们对春的喜爱和欢迎却是一如既往的。可以说,从腊月到正月,从腊八节到元宵节,中国人是用冬天里的一个多月时间在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以一个又一个节日在欢迎春的到来,这场迎春盛典在春节达到高潮——不可谓不隆重,不可谓不热烈!
  
  在自然界里,最先向春天示好的当然是迎春花。立春一到,不管是在寒风凛冽的山野,还是在冰封雪裹的城镇,仿佛一夜之间,一蓬蓬金黄的花儿必定开满枝头。在山坡,在溪畔,在路边,在墙隅,这金色的花朵总是第一个温暖盼春人的眼。
  
  我从未见过有谁会像欣赏玫瑰花一样去仔细端详一朵迎春花。迎春花是恬淡的、朴素的,甚至是普通的,但它又是坚强的、美丽的、非凡的。试想,如果没有一颗热烈的心,她又如何能在冰天雪地里盛开这一树金黄呢!这让我想起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想起无数像大地一样奉献粮食和蔬菜的农民,他们又何尝不是可敬可爱的迎春花啊!
  
  歌中唱道:正月里来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开人人爱……年华似水容易过,切莫再延挨。
  
  农谚也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春天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欢乐。然而春日苦短,农时不能耽误,青春也莫要蹉跎呀,要晚睡早起才是呢!

春日苦短,当晚睡早起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