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视野 > 便利店背后的城市之变

便利店背后的城市之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W 次
便利店背后的城市之变

面积不大,24小时营业,寒冷的冬夜可以吃到热乎乎的关东煮,便利店不仅给都市带来便利的生活,还成为中国零售业中的一抹“暖色”。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底,62家便利店企业合计门店数量达到了8。3万家,2016年中国便利店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000亿元。
  
  应该说,便利店的发展是社区商业和零售业发展的体现,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史。便利店这一舶来品在扎根中国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直至在全国遍地开花。
  
  商业之变
  
  便利店面积通常在50~150平方米之间,经营商品2000~3000种左右。店铺多分布在居民区、写字楼、机场、火车站、加油站等地,营业时间通常为16~24小时,除基本的商品售卖外还会提供代缴费、手机充电、蛋糕预订、代收快递、代售商品、相片打印等服务。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商务部特聘专家洪涛介绍,在零售业发展史上,产品多样化的百货店可以说是业态的第一次革命,以工厂的运作方式为特点的连锁店则可看成是第二次革命。第三次革命以没有售货员、只有服务人员或结算人员的超市的出现为标志,其后则是便利店和网店的新业态。
  
  1945年,美国南方公司打出7-11店牌,现代意义上的便利店就此诞生。20世纪初,日本伊藤洋华堂与南方公司签订特许协议,便利店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日本飞速發展并趋于成熟
  
  在日本东京,每天深夜或早晨,大商场和饭店早已关门,大批年轻人会涌向便利店,购买生活日用品和小零食。有些年轻人还会坐在店里吃完早餐再去上班。
  
  台湾地区便利店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7年成立的“青年商社”可视为台湾最早的便利店。1979年统一集团引入7-11后,便利店开始在台湾地区蓬勃发展并逐渐走向繁荣。有研究显示,台湾是亚洲甚至全世界人均便利店数量最多的地区。
  
  后来,便利店从台湾、香港等地北上,在上海、广州等地布局,近年来更大举进攻北方市场。
  
  洪涛表示,1990年12月开业的东莞美佳、1992年开业的北京希福,事实上已经具有了便利店的特征,但内地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是1992年在深圳开业的7-11。
  
  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主任李维华认为,便利店的好处就是离得近、便捷,在销售日常用品之外还能够提供一些生活类的服务。“当微观、宏观条件都具备的时候,便利店势必会迎来大的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分别达到3000、5000、1万、2万美元,便利店会经历从起步到寡头垄断的市场变局。其他影响便利店市场成长的因素还包括人均家庭收入增长、大型商业企业得到较充分发展、家庭小型化等。
  
  当妇女就业比例大幅增加以及单身人数增多,在家做饭大幅减少,人们更多地选择预煮食品、即饮即食的快速食品,家务外包将成为趋势,这对便利店的服务需求将明显增强。而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速这一趋势。
  
  城市之变
  
  事实上,便利店在美国出现时,正是集超市、餐饮和服务配套三个核心因素为一体,适应城市居民近距离消费需求的社区商业开始风靡。便利店作为其中的一种业态也借势发展。
  
  中国的社区商业是在GDP不断增长、城镇化程度不断提升、新型住宅小区逐渐成为居民主要居住单位,以及消费结构和模式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商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相辅相生。
  
  在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镇化和社区商业发展非常缓慢甚至趋于停滞:供给制、统购统销等抑制了商业的发展。这反映了商品匮乏时代的无奈。
  
  数据显示,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足500万人。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仅为17。92%,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已经是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并非按照消费者需求或市场规律流通,零售业是不可能作为一种健康的业态自主发展的。随着1978年流通体制改革到来,中国城市零售业开始发展,并逐渐呈现出以百货商店为主的单一发展业态。
  
  1992年国家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便利店、超市等先进的零售方式进入中国,逐步形成了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业态并存的零售方式,连锁经营这种先进的零售方式也开始焕发出生机。
  
  随着农业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城市社区商业取代传统乡村社会的集市开始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伴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还有居民职业的转变,很多市民在居住地附近或底商经营餐饮、理发等服务。
  
  在更大的背景中,二、三产业也开始逐步在城市集中,既能合理配置城市服务、教育、公共卫生等资源,又能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社会商业因此寻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大中城市,城市住宅用地开发必须配建商业,住宅作为一种房地产开发模式空间渐小,开发商为了尽可能地利用资源,多将住宅建筑底商设为社区商业用地。据统计,近年中国30%的住宅配套里,有70%的面积做成了会所、商务、底商、街区、商业中心等形式的社区商业。
  
  中国的城市都很大,如何让市民感到各种生活的便利是个大问题。显然,这其中不单是蕴含着商机,还折射出城市动能以及运营水平的高低。“中国社区商业可以说是城市的基础,是温饱阶段后中国民生经济的重要内容。”洪涛表示,国家经济发展由追求速度向追求效益转型,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型,由追求产品向追求品质、服务、品牌转型,这些都给社区商业发展提供机遇,并对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