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视野 > 令人作呕的太空旅行

令人作呕的太空旅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3W 次

下面一幕可能会让人作呕,你要确保手边备有塑料袋或纸巾,甚至垃圾桶。
  
  美国人帕特·则克尔正在经历一场不同寻常的空中之旅。他所搭乘的飞机没有目的地,听起来就好像恶作剧一样,“让乘客的胃翻江倒海”就是这趟飞行的唯一目的。
  
  一个白色袋子徘徊在他周围,帕特用两只手撑着袋口:“哕——哇——”
  
  这其实是一项名叫零重力实验的科学研究。通过利用高性能失重飞机做连续的开普勒抛物线飞行,科研人员在机舱内制造出重复的失重环境,借此研究人体在失重环境下的生理情况。
  
  不就是反胃而已吗?塑料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竟然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这对于绝大多数时间都“脚踏实地”的人们来说的确很难理解,但在某些行业中,这种情况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有报告:飞行学员在头10次飞行中晕机发病率是全体学员的10%左右,其中1%~2%的学员因此停飞。从总体上看,飞行学员中发生的足以严重影响飞机操纵的空晕病约占总数的15%~18%。同样,在人类的征途早已迈向星辰的今天,人们也希望找到在失重条件下也能“如履平地”的方法。
  
  宇航员要面对的因失重带来的生理不适与我们平常生活中的晕车现象本质相同。这种情况被统一称为“晕动症”,只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普通的交通工具带来的失重感转瞬即逝。但是飞行员、宇航员们要应对的是长时间的零重力情况。
  
  1962年,美国宇航局出资赞助了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中,28名军校学生同意将自己捆在一把侧面固定在一根水平柱子上的椅子上。捆好之后,椅子就带着人开始像烤肉一样地旋转,速度高达每分钟30圈。顺便说一句,电动烤肉架上面的烧鸡的转速基本上是每分钟5圈。这就是最初的晕动症实验。
  
  而这28名学生里,只有8个人坚持到了最后。
  
  这个研究一直在进行,实验装置不断地更新换代。“就是块石头我也能让它晕车。”美国宇航局艾姆斯中心太空运动病症研究院帕特·考英斯说。
  
  这些上吐下泻的志愿者并没有白费功夫。虽然晕动症仍然是个“不治之症”,但是至少,人们现在知道了是什么导致了晕动症——感官冲突。我们的眼睛没有和我们的前庭系统串通好。是一些聋哑朋友让科学家们将晕动症和前庭系统联系起来的。在一次海上旅行中,这些聋哑人完全没有呕吐反应。
  
  只不过扬帆出海,是我们的眼睛与内耳发生了“矛盾”。而对于宇航员来说,他们面对的可是所有感官冲突之母:视觉再定位错觉。也就是说,“上”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变为“下”。
  
  最常发生这种情况的地方,就是一个墙壁和天花板没有明显视觉区别的空间。太空实验室的圆形隧道臭名昭著。一名宇航员说,他穿过这个隧道就会恶心得想要“专门吐一下”。哪怕只是瞟到另一位宇航员与自己方位不一样也会突然发作。“很多宇航员突然呕吐,只是因为看到附近的一位队友头朝下飘在空中。”
  
  如果你在太空行走时吐在了你的头盔里,会怎么样呢?
  
  一位宇航员说,他只听说过一次“宇航服内事件”,而且“量很小”。那次事件发生在国际空间站的气闸里,一名宇航员正在为他的太空行走做准备的时候。
  
  想象一下吧,你赖以生存的头盔里飘浮着你的呕吐物。晕,我吐!

令人作呕的太空旅行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