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视野 > 西来雪茄诗意深

西来雪茄诗意深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7W 次

是诗意催生了雪茄,也是雪茄催生了诗意。
  
  雪茄雅香,自己品是一种境界,与朋友共享,更是无上的享受。
  
  自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雪茄漂洋过海,不仅在西方大放异彩,在东方也生根发芽,抽枝散叶,欣欣向荣。西方人眼里神秘的东方国度的人们,用不尽的聪明才智迸发出浓烈的发明创造激情,演绎出别样的旖旎风情和迥异于西方的非凡气象。
  
  对于雪茄,诗人拜伦说:一支在手,别无所求。首相丘吉尔即便戎马倥偬,仍是手不释烟。机械时代的快节奏并没有让人们消泯对悠闲的热爱。在雪茄营造的世界里徜徉,繁忙琐碎无影踪。点火,燎烟,轻吸,抿点红酒,世界都恍惚了。自己品是一种境界,与朋友共享,更是无上的享受。钱钟书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也许这便是雪茄盛行的缘由吧。
  
  跨越广袤的时空,东西方交汇于雪茄。雪茄得名充满诗意。1924年秋天,声名鹊起的诗人徐志摩宴请泰戈尔。两位诗人同好雪茄,边抽边谈,泰戈尔问徐志摩:“你有没有给Cigar起个中文名?”徐倒是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稍加思索,才华横溢的诗人灵机一动,说:“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不愧是诗人,这一翻译形神兼备,即便翻译家严复在场,恐怕也得佩服徐的“信、达、雅”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1928年从英国返航,徐面对海天一线,披襟当风,遥想往事,吟出这样的诗句时,他也许不会意识到,从西方传入中土的雪茄已经与他激情碰撞,酿成了中国烟草史上的一段趣话。
  
  趣话总有争议,其实雪茄得名还要更早。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走捷径假子统营头靠泰山劣绅卖矿产》载:“尹子崇一见洋人来了,直急得屁滚尿流,连忙满脸堆着笑,站起身拉手让坐,又叫跟班的开洋酒,开荷兰水,拿点心,拿雪茄烟请他吃。”此书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上海《世界繁华报》连载。即便以下限的1905年计算,也比徐志摩命名的说法早19年。不管怎样,徐志摩命名说流传得更广,至少说明了人们更偏爱对于雪茄的诗意想象。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诗意想象要以现实为依托,有人脚踏实地,才会有人仰望星空。
  
  清光绪二十五年春(1899),以江陈梁三家广东商人为主要股东的茂大卷烟制造所集资1万两白银在东湖县城南门外江边开办,成为中国最早的一家民族资本卷烟厂,日产雪茄烟5000支。所产雪茄烟行销武汉、上海等地,并远销美、日。大胆设想下,说不定京官郎中尹子崇请洋人吃的雪茄,就是宜昌茂大卷烟制造所生产的。
  
  和卷烟不同,粗大的雪茄在国外很畅销。宜昌的烟草商不失时机地开始了雪茄生产与贸易,今天看来,仍是颇有战略眼光的创举。从清末开始至今,中国雪茄制造,一直没有消歇。这一段雪茄发展史,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血与汗水,既有诗情画意,也有冲天豪气。
  
  任宜昌雪茄烟厂厂长姜祚正有《推销》一诗以记其事:“半是聪明半是癫,下结烟贩上通天。火车硬座八万里,饥嚼枯饼四五年。无数家忧抛脑后,几多趣事遇当前。加铺过道休闲纸,谱就销烟趣味篇。”
  
  是诗意催生了雪茄,也是雪茄催生了诗意。

西来雪茄诗意深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