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成长 > 作家笔下的饥饿

作家笔下的饥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9W 次

很多作家和饥饿的关系,以及关于饥饿的记忆,成为他们的文学感悟和表达的重要内容。
  
  著名作家阎连科,在谈到文学素材的来源时,曾说到自己的饥饿经历,并说他自己是被“饥饿”刺激成為作家的。“饥饿”,是阎连科那一代人在青少年时期最强烈的感受。有一天,阎连科的父亲叫他到他父亲干活的工地去一下,阎连科走了十几公里路。到了后,工地炊事员把阎连科带到一间黑屋子,嘱咐他不要发出声音,接着端来一大碗肉,一个四两重的馒头,从外面锁上门,让他在里面小声吃。阎连科吃完了那碗肉,半碗猪油也喝下去了。阎连科后来才知道,那天工地杀了一头猪,炊事员是阎连科的亲戚,才这样偷了一碗肉。后来,这碗肉的美味让阎连科树立起人生目标,将来有一天要过上好日子“想吃肉就能吃上肉,想吃油条吃油条”,这引导着阎连科读书、劳动和写作,走到今天。饥饿对阎连科的文学创作影响非常大,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饥饿,他用各种方式去表现饥饿,表现革命,表现在饥饿面前人性的美好。为什么要写“饥饿”?阎连科说就是“希望能告诉读者另外一种真实的存在,历史是那个样子就是那个样子”。
  
  莫言的很多作品里,“饥饿”也是他要着重表达的一个文学内容和文学母题。莫言来自一个匮乏的年代。他的很多回忆,都提到了童年时代物质匮乏的经历,尤其是对饥饿的描写。莫言曾说过他童年时期经历过的一次极为饥饿的情景:“村里的小学校拉来了一车煤块,那种亮晶晶的东西我们不知道,一个孩子跑上前去拿起一块就嘎嘣嘎嘣地吃起来,香得很,大家伙一见就扑上去,每人抢一块吃起来,那味道的确好,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味出来。大人们也来抢,结果一车煤块就这样让大家给吃完了。”这种童年匮乏、饥饿的生活,给莫言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以后他把这一情节写进了长篇小说《蛙》。
  
  在《丰乳肥臀》中,莫言描写母亲上官鲁氏奇特的偷粮方式。她给生产队拉磨,趁干部不注意时,在下工前将粮食囫囵吞到胃里,这样就能躲过下工时的搜身检查。回到家后,她跪在一个盛满清水的瓦盆前,用筷子探到自己喉咙里催吐,把胃里还没有消化的粮食吐出来,然后洗净、捣碎,喂养自己的婆婆和孩子,以至于后来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跪在瓦盆前就想吐。这样的情节听着离奇,但却是莫言母亲和村里好几个女人的亲身经历。
  
  莫言曾经说过,文学其实是一种记忆。有时候在写作时打开记忆的闸门,对饥饿的恐惧和仇恨就会一泻千里。至今,莫言仍然对食物保留着一种天然的敬畏。莫言的妻子杜芹兰介绍,几十年来,莫言无论名气多大,他对吃一直没有要求,因为小时候吃不到面,现在尤其喜欢吃面食,馒头、面条、包子,永不厌烦,至于饺子,无疑算得上是最高的礼遇了。

作家笔下的饥饿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