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成长 > 我要,什么都要

我要,什么都要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38K 次

1
  
  我是在地铁站里看到这句标语的:“我要,什么都要。”
  
  说真的,看到这句标语,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惊讶。我甚至停下脚步,愣了两秒,惊讶的情绪慢慢转变成由衷的赞叹——这句话说得好!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但刚看到时,我真的蒙了。我出身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家教严格,从小被教育要谦逊、温和、低调、与世无争,不要过多地谈论自己的观点,不要表现出太强烈的欲望。
  
  所以,对于我来说,直接开口说“我要,什么都要”是不可思议的。
  
  我确实想要很多很多啊。我想要实现理想,想要变瘦变美,想要周游世界,想要遇见爱情,我想要更好更好的一切。可是,我习惯了压抑和遮掩自己的心绪,羞于把它们公之于众,总觉得亮出明晃晃的欲望,显得太赤裸、太贪婪了。
  
  所以,当看到有一句话,说出了我想说却不敢说的心声时,我先是惊讶,后是惊叹。
  
  2
  
  最近,我的朋友幺幺也让我吃了一惊。
  
  她年纪很小,却满腔勇气。幺幺上周去了趟北京,觉得自己喜欢这座城市,正好一家公司的老板也欣赏她,于是她回去后果断拒绝了学校安排的实习,收拾了行李,单枪匹马奔赴首都。昨天,她的定位显示地已经是望京SOHO了。
  
  她说,她的人生目标是,找最帅的男人、买最贵的包。这话对我这样中规中矩的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我未必认同她的观点,但我极欣赏她坦荡说出这番话的勇气。年轻姑娘既嚣张又可爱的样子,真是迷人。
  
  之前,和我的编辑梅子姐谈起她,梅子姐说:“她这样的小姑娘,或许代表着一种时代趋势,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潇潇洒洒,无所畏惧。”
  
  我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告:我年轻,我充满勇气,我想要更好的一切。
  
  3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最后送给了在场的年轻学子一句:“StayHungry,StayFoolish。”这句话最盛行的中文翻译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其实,这种解读和原意有偏差。
  
  有人分析:“英语里不会用hungry来形容对知识的追求。对知识,英语的表达是‘好奇’(curious)这个词。一个求知若渴的人,可以翻译成intellectuallycurious或是eagertolearn,但绝对不会是intellectuallyhungry,也极少是hungrytolearn。”
  
  用到hungry的时候,针对的其实是“成功”,也就是hungryforsuccess。所以乔布斯的stayhungry,不是求知的意思,而是鼓励年轻人:要不停地追求成功,永远不知道满足。
  
  于是,这句话在网上有了个带调侃意味的翻译:做个欲壑难填的“二货”。
  
  昨天,我看了林语堂的次女林太乙写她父亲的文章。这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学大师,在少年时期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欲望。
  
  文中这样讲述林语堂:“世界是这么大,历史是这么长,他的求知之欲是这么强,他感到自己与别人不同。他们好像对生活的要求不多,找一份事做,娶妻生子,随随便便混过一生。他的要求却很多,他要尝到世界的一切,他要明白所有的道理,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美。他有时会因为看到一幅美景,感动得掉眼泪。他想有机会,要游历世界,到世界最偏僻的地方去观察人生,再到最繁华的都城去拜见骚人墨客,向他们提出问题,请教意见。”
  
  “他感到自己的贪婪,凡是眼睛看得见的,耳朵听得到的,鼻子闻得到的,舌头可尝的,他都要试试。”
  
  我喜欢极了这样的饥渴、这样的贪婪、这样生生不息的欲望。它浸染着蓬勃的朝气,饱含着对生活的热忱。
  
  这样赤诚而热切的心,千金不换。
  
  4
  
  日剧《对不起青春》里,有这样一句热血的经典台词:“人生没有重来,贪婪有何不可?”
  
  别怪我贪心,贪心的人才能过得更好啊。我们的好奇和贪婪,就是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性。20岁时不会做梦的人,30岁后都去帮别人圆梦了。
  
  我想要的人生是这样的:敢于承认自己内心的欲望,用尽全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并且承担得起一切可能的后果。
  
  我想要更好的,我值得更好的,我愿意为更好的一切而努力。
  
  愿你我都活得坦荡,活得明亮,活得贪心而满怀希望。

我要,什么都要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