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成长 > 蛙的动力

蛙的动力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4W 次

清代褚人获《坚瓠集》辛集卷之三“睹蛙求学”记:松陵的俞羡长,是农家的孩子。小时候,父亲让他去田里送秧苗,他不小心踩死了一只青蛙。他回家告诉父亲:我不拔秧苗了。父亲问原因,他答:我刚刚踩死了一只青蛙,这只蛙,在道路中间直挺挺地躺在那儿,像个人一样。我就想到,人死了,肯定像那只青蛙一样。我想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只有读书做官,死后才不会像那青蛙一样默默无闻。父亲认为他讲得有道理,但家里没钱请老师。小俞就在乡间的各个私塾间跑来跑去蹭课,听老师讲经典。有天,他动了游学的念头,随即就离开家,一直跑到太仓。他来到一座高房子前,看门人问他干什么,他答:想借书读。看门人认为小俞只是个村童,就将其拒绝。这时候,屋主人恰好送客人到门口,问了原因,就将小俞留下,并请老师教他读书。这个教小俞的老师,就是王凤洲。
  
  后来,小俞书读得很好,进步很快,王老师就将他带到京都。有一天,掌管山林苑囿的官员捉到一只麂,各位文学大佬都竞相咏诗,王老师的诗先吟成,但觉得结尾不太理想,改了好几次,都不称心。小俞对老师说:“我有二句似乎可用。”王老师没答应,在场的各位大师却要小俞说出来,小俞吟:“虽无头角异,不与犬羊同。”大师们都说好。
  
  一只青蛙的命运,改变了俞羡长的一生。
  
  有出人头地的动力,所以,他到处偷听课业。一个没有一点基础的孩童,能听懂吗?起初一定是听天书,可是,那一群有条件坐在屋里读书的孩子,并不珍惜这样的机会,而教书的夫子呢,一定是苦口婆心,唠唠叨叨,小俞就在这不断重复的教学中弄懂了不少经典。
  
  有一定的基础后,他并不满足,他听到的都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再说,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自己阅读,才是成功的王道。太仓毕竟是州所,是大地方,他碰到了好心的主人。这个主人,也许以前也是贫困出身,靠发愤苦读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所以,当一个同样的农村孩子来到他面前时,他眼前就似乎再现了自己的童年场景。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也让他的胸怀变得宽广。反正有老师在,也不差小俞这一口饭。
  
  还有好老师王世贞。名师出高徒,但徒要聪明,要有悟性,要肯吃苦,这些前提条件,小俞都具备。小俞如鱼游大海,每天畅游在经典的海洋里,也如一棵树苗,在得到充分的營养后,迅速成长
  
  从人的成长角度讲,出人头地的愿望,并没有什么不好,它至少是一种激励,一种在人生道路上持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蛙的动力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