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人与社会 > 不问生死,但需叩问生命

不问生死,但需叩问生命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4W 次

大学上古代文学课,是从先秦讲到清朝,然后讲时代背景、社会思潮、诗人诗作和文学史贡献。可是一般的读者不关心这些,他们想知道的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古人有没有遇到过,他们是怎么想的。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科技在变,但是一些基本的问题没有变,它们有关于人类的永恒,作为生命的背景始终存在,被一代代的文学作品描述、追问,供几千年后的我们阅读、欣赏。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我非常喜欢陶渊明。陶渊明可能是最喜欢思考死亡问题的作者之一,他在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写了三首《拟挽歌词》。什么是挽歌词?这就要讲到汉魏时代的喪葬习俗。在那个时候如果一个人死了,在他的葬礼上,人们会为他唱挽歌。它不是那种情绪激烈的歌,而是用一种比较平静的语调来问一个问题:人死了之后,生命去了哪里?
  
  汉代最有名的两首挽歌,一首叫《薤露》,一首叫《蒿里》。《薤露》中说:“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意思是:“草叶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会被晒干,可是晒干了这颗露水,晚上还会有新的露水落下,但是为什么人一死之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东汉到东晋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期,战争、瘟疫、水灾、旱灾,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亡。当时的人面对这种大规模的死亡,基本上会以三种方式来应对:第一种方式是及时行乐,第二种是求仙问道,第三种就是多生育,希望自己被子孙后代记得。
  
  可是陶渊明觉得,这三种方式都不能真正告慰生命,于是他选择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写《拟挽歌词》。其中的第三首说:“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他很浪漫地假设自己的死亡发生在秋天,万物肃杀,大家沉痛地把他的尸体送到城外去埋葬。接着是“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这是说前来送殡的队伍祭拜完,大家把最后一块墓砖合上,这个墓室里就开始了永恒的黑暗。前来送殡的人们去哪里呢?陶渊明又说:“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可见陶渊明对现实生活的洞察,他清楚地知道,一旦葬礼结束,直系亲属可能还会留一点悲伤,可是其他人或许已经唱着歌,奔向各自的生活了。
  
  因此陶渊明认为,既然无论怎么做都不能告慰生命,那么在活着的时候就应当有一种意识:“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说,人活着的时候得有一种觉悟,就是发现自然的生命流转,生生不息。当想象死后的情形,我们能够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种依然存在着的形态,只是归入了生命的洪流。那这样一来,我们就和山川一样,看起来无言无语,但是和山川一样永恒,和山川一样伫立。
  
  前两天我路过一个小区,靠近太湖,风景优美,是一个别墅小区。可是它卖得很便宜,因为小区对面有一座山,叫做青龙山,是无锡的公墓所在地,我的外公就埋葬在那里。开着车经过小区的时候,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沈佺期写的《北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北邙山是当时洛阳城外的墓地,按文学史的解释,这首诗是说,人生短暂,如果你到了傍晚想嗨起来,决定去酒吧喝一杯时,要想到百年之后你会被埋葬在北邙山,听着松柏的声音。
  
  我忽然间觉得,如果那座山上埋葬的是我们很爱的那些人,那么说不定在月明星稀的时候,他们的灵魂会坐在自己的墓碑上,抽抽烟,聊聊天,或许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还要点评一下,你的孙女比较有出息,我的孙子比较没有出息。那不是很好吗?如果我们就住在这个山下的小区里,在他们的看顾之下,那不是很安全很幸福吗?我甚至产生了一个心愿:如果有一天我有钱了,可能就去那个地方买个别墅。然后在每个傍晚,一只耳朵听着人世间的欢乐,一只耳朵听着山上的松柏声。

不问生死,但需叩问生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