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人与社会 > 言论自由不是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言论自由不是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8W 次

在警匪片里有句经典台词叫“你有权保持沉默”。这是著名的“米兰达权利”,即在法庭上,犯罪嫌疑人也有保持沉默的权利。法庭上,我们有权沉默,现实当中有没有?当然有,但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人人都渴望表达”并且渴望着“不沉默”的时代。“沉默”二字,显得有些刺耳。
  
  作为一个学了6年新闻的“新闻人”,披露、报道、发声,是我们的使命,在一切新闻发生的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我们的声音,在一切虚伪面前揭露真相的真面。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能保持沉默。
  
  但是,我发现生活中、新闻中会出现这样的标题:《城管与摊贩斗殴宝马车主争相围观》《家属控告医生误诊大闹医院》等,我们好奇地点击进去,后面的评论是什么——“城管都该死”“富二代没一个好东西”“医生是最无良的物种”等。当看到这样的“义愤填膺”,我心中丝毫没有“战胜假丑恶”的快感,反而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不假思索地用所谓“不沉默”的权利,贴上愤怒的标签,并且习以为常?有人说,言论自由,没什么!可这真的不会带来伤害吗?
  
  一个老太被外国人撞倒了,摄像师拍摄之后传到网上,标题是:《老太讹诈外国友人》。一时间老太“碰瓷”又成为众矢之的,但事实是老太根本就没有“碰瓷”,甚至是这个外国小伙骂粗口在先。这个事件中,受害的是这位老人,恐怕还有现在已经岌岌可危的信任底线。
  
  信任、道德、法律,就这样被我们所谓的“不沉默”步步进逼。媒体在不沉默,他们利用我们的仇恨换取我们的点击;网友也在不沉默,他们前赴后继地奔赴一场叫“不沉默”的狂欢,但是多少戕害,假自由之名,我们好似收获了一片言论的旷野,梦想着一次信马由缰,但是最后纵情驰骋的到底是我们所谓的自由,还是愤怒的任性?
  
  为什么我们不能沉默一下?等一等真相,等一等事实,等一等法律的公正,倾听新闻当中每一个人该发出的声音,这样才不会有那么多无端的伤害,才不会让我们仇恨的惯性,在这个世界横冲直撞,让无辜者遍体鳞伤。现在,当我们的转发变得越来越容易,当我们的仇恨越来越廉价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沉默的克制是不是要比表达的冲动来得更可贵。
  
  “你有权保持沉默。”在犯罪嫌疑人面前,沉默权所对立的并不是供述事实,而是刑讯逼供,而放在我们身上,我们的沉默权所对立的并不是言论的自由,而恰恰是言论自由背后语言的暴力和媒介的审判。
  
  这是可贵的沉默,沉默有千钧之力,言論才有自由之光。

言论自由不是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