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成长视窗 > 中式抢单文化

中式抢单文化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68K 次

与朋友在外用餐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说“斗勇”是因为吃完饭结账的时候,一桌的人都抢着掏钱。起初,我们是在饭桌前叫服务员过来结账的。后来,为了抢个先机,我们把“争斗”的地点移到了柜台前。常常,我们顾不得锅里还有菜,便离席去结账。一时间,柜台成了我们难看的“表演”场所。你推我搡,给在场的人看够我们的笑话。虽然也自知形象不佳,但我们别无良策,只好如此。在难堪和艰难的“肉搏”之后,我们重回饭桌,继续我们饭局的“加时赛”。
  
  说“斗智”,则是因为,我们得与时俱进,制定新策略。我们得察言观色,伺机而动。“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我们不能仅靠力敌,更应智取。我们把抢单的时间提前。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得把握好时机。比如,酒过三巡,有朋友上洗手间。我们就趁此机会,出到包厢外,神不知鬼不觉地买下单子。同样,我们还可以自己找个上洗手间的时机偷偷溜出去买单。待到酒菜毕,有朋友要抢单时,却不知早已结过账。于是,一桌人欣然而笑。
  
  抢着买单,总比抢着逃单要好。尽管一直以来,我们这群人都自知形象不佳,但是,在一份份善意面前,我们还是感到了无比快慰。一直有人说,你们这样的行为不好,不如像西方那样“AA制”。甚至,还把问题上升到“民族”、“文化”优劣这样的“纲”和“线”上来。我想,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文化差异,何来民族与文化的“优”、“劣”之争?那一次次善意的争抢,都是缘于朋友一颗真诚与善良的心。
  
  不过,我们并非一直表现出这样“粗鲁”、“野蛮”的形象。在漫长的斗智斗勇过程中,我们的争抢逐渐减少。有的人甘愿一直付出,有的人,则一直乐于接受。比如,在我们几个好友中,老马就是一直乐于接受的。我们也从不让他买单。因为,他年纪渐大,身体欠佳,收入不稳定,又有抚养老人与孩子的压力。所以,我们不让他买单,他也乐于接受。我们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好友之间,又岂在乎这点小钱?《飞狐外传》里有一个小情节:赵半山临别之际,赠给胡斐四百两黄金。但他担心胡斐不接受,没有当面交予,只是把黄金包裹起来,放在远处的一块大石上,吩咐胡斐待他走后自取。胡斐取过包裹,打开知道是黄金后说了这样一番话:“我贫你富,若是赠我黄金,我也不能拒却。三哥怕我推辞,赠金之后急急驰走,未免将我胡斐当作小孩子了。”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表现:不在乎形式,不在乎金钱,不在乎物质,只关乎本质和内心。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与他们争抢得也并不那么凶了——能买则买,不能买则欣然接受。有一次,用餐没结束时,我要抢着付账,可没想到,对方的策略又高了一筹——在前一天,他已经在美团网上付了账。我们用餐无须付钱,只需告知店家密码就可以了。
  
  好友在抢单方面花的心思太多了,我望尘莫及。可是,我心里没什么不安,反而乐于接受。因为,曾经有一次,在我抢着买单后,朋友指责我:“你这样做,我不但不会高兴,反而要批评你。你的收入并不高,年过三十,还未买房成家。你该备着些钱,好好过好你以后的日子。”
  
  我心存感动。在我们“争争抢抢”的这些岁月里,裹挟着这样一些深深浅浅的看不见的关怀和善意。看似一场场拼死的相争,看似一场场丑陋的演出,却隐含着如许温暖和感人的爱意。过了这么些岁月,我才明白这个道理。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抢单文化”背后真正令人称道的核心所在吧。

中式抢单文化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