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新知探索 > 萨特、波伏娃与中国

萨特、波伏娃与中国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2W 次

1955年,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和女友波伏娃应邀访问中国45天。1955年9月29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新落成的宴会厅招待包括萨特、波伏娃在内的外国代表团。宴会上,萨特和波伏娃见到了周恩来。波伏娃记述说:“周从这桌走到那桌,不停地与客人们碰杯,交换微笑……他特地给卓娅的母亲鞠了个躬。卓娅是每个中国青少年知晓的苏联英雄。”
  
  10月1日,萨特与波伏娃等作为贵宾走上了观礼台。波伏娃后来回忆说:“毛泽东就站在他的画像下。他像平常一样,身着灰中带绿的上装,戴着一顶帽子,这顶帽子他不时取下,向欢呼的人群挥舞。”
  
  队伍中的人们看起来非常快乐——他们或微笑,或放声大笑。在中国待过很久的新西兰记者艾黎问波伏娃:“你能说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吗?”波伏娃据自己的观察认为,这是装不出来的。人们在欢庆节日,因为他们想要欢庆。
  
  作为哲学家的波伏娃说:“在这些脸庞上,你看不到奴性,在他们眼里,你也看不到空洞的注视,你看到的是情感。”“新鲜就是进步中的中国的显著特点。这种新鲜不时给予人类生活雨后晴空的亮泽。”
  
  当天晚上,萨特与波伏娃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看焰火。因为是作家,他们与茅盾夫妇被安排在同一桌。除去彼此间交谈外,他们都注意到正在向大家问候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也是一样地问候每桌的朋友,他信步从容。中国领导人最迷人之处,就是他们毫不做作。”
  
  当然,萨特和波伏娃也看到了中国人的一些毛病,不过他们更愿意以另一种角度来解释它:“中国几千年来都有吐痰的习惯,他们觉得在公共场合吐痰很正常,即使在十分正式的谈话中,就像我们经常拧鼻子一样。
  
  有一次,波伏娃与女作家丁玲共同进餐。当波伏娃看到丁玲工作台上有支画笔,便问她是否在作画,但丁玲只笑笑,什么也不回答。其实,这在中国非常正常,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但波伏娃不太理解,因为在她看来不够礼貌。
  
  195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刊发了萨特《我对新中国的观感》一文。在这篇文章里,萨特这样来表达他看到的中国发展速度:“这个伟大的国家正不断地在转变。当我到达这里的时候,我那些从中国回到法国的朋友所讲的情况已经不再完全正确。”
  
  确切地说,在当时,萨特和中国,彼此都是陌生的。萨特的部分作品,包括《墙》《房间》,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陆续被译成汉语。但了解的人毕竟有限。相传萨特在北京与茅盾等人会面时,由于不了解彼此的作品,只好谈论美食。
  
  对于萨特而言,这45天的中国之行,也许只算得他访问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段插曲,既不比他与前苏联的复杂纠葛,也不比他在古巴演讲的激昂澎湃。他大概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个遥远的中国,将会有整整20世纪80年代年轻人把自己当成了精神的依托。他们反复体味“他人就是地狱”“自我选择”“我们是痛苦的,因为我们自由!”。长久以来,恐惧、孤独、失望、厌恶第一次宣泄而出。他们充满悲观,又渴望自由。他们试图弄清楚“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试图读懂艰涩的“存在与虚无”的内涵。
  
  有趣的是,二十年以后,这一代人中有不少人不约而同地声称当年“错爱上了萨特”。青年时代的激情难免缺少理性和明智,更何况是这样一个“斜视”而让人不易看透的萨特。

萨特、波伏娃与中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