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新知探索 > 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前世今生

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前世今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7W 次

相比多年以前,现在的消费者不仅重视汽车的驾驶感受和性能,而且更加看重汽车的安全性。如果说在市场上销售的哪款车型没有配备安全气囊,那么即使它的价格再低,配置再高,也很难会对其产生购买欲望。其实,安全气囊的发明已有60多年的历史,这60多年间,汽车安全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
  
  遥想十多年前,在中国的公路上还能见到不少没有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型,夏利、捷达、桑塔纳等等。但是,你一定没见过没有安全带的汽车吧!这是因为在46年前的1967年,沃尔沃汽车一份极具开创性的《28000起交通事故报告》。
  
  这份报告清楚地表明。在瑞典发生的28000次车祸中,配有安全带的沃尔沃车辆于事故中的死伤人数减少了50%-60%。并且向全世界的汽车厂商免费提供三点式安全带专利技术,以求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同年,美国通过凡驾车、乘车必须佩带安全带的立法,此后,安全带便被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说起安全带的发明,沃尔沃的功劳自然不言而喻,但其实在100多年前,安全带的雏形便已经出现。不过使其出名的,却是一次惨痛的赛车事故。
  
  1902年5月20日,美国纽约举行汽车竞赛。参赛选手沃尔特·贝克工程师害怕在激烈的车赛中翻车受伤,他从学步幼儿在童车里被布条系捆防止摔出车外的事例中受到启发,也在“鱼雷牌”赛车上钉上了几根绳带,参赛时把自己和同伴马达技工紧紧系好。
  
  竞赛进行中,高速飞驰的“鱼雷牌”赛车突然撞上一根垂直地面的钢轨,腾空跳起,坠入观众席,当场压死2人,伤10人,但贝克和那位技工却安然无恙。1922年,赛车场上的跑车开始使用安全带;1955年,美国福特汽车装备了安全带。但是对车内成员保护最好的、目前应用最广泛三点式安全带却是瑞典人尼·波林发明的。
  
  尼·波林的生平很有意思,他原来在做SAAB(萨博)的飞机的弹射座椅设计工作,在飞机坠毁时,利用炸药把驾驶员弹射出飞机;踏进沃尔沃大门以后却摇身一变,开始从事安全带的设计。一个是“弹出去”,一个是“固定住”,却同样是为了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尼·波林着手新的设计前,沃尔沃就已经在所生产车上装置两点式安全带,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当意外发生时,乘员的上半身与下半身都需束紧,两点式的安全带仅着重上半身。尼·波林则提出了V字形的三点式安全带:整条安全带必须分别针对乘员的前胸与大腿两部分、必须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须绕过胸腔与骨盆,以及连接点须在椅身旁下方。
  
  经过不懈的努力,尼·波林的三点式安全带研制成功,1959年8月13日,世界上第一辆装备有三点式安全带的汽车——沃尔沃PV544交付使用。沃尔沃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三点式安全带纳入标准配置的汽车制造商。
  
  1963年,沃尔沃把尼·波林的三点式汽车安全带注册,并对当时市面上配备了各种类型安全带的汽车做了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三点式安全带对车内乘员的保护能力最佳。同年,沃尔沃又将安全带介绍给当时尚持怀疑态度的美国人,并把他们的安全带发明专利免费提供给其他汽车制造商使用,以推广这项保护生命的发明。这也就是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那段历史。
  
  与安全带相比,安全气囊这一路走来却不是那么顺利。1952年起,美国工程师JohnW。Hetrick,在一次驾车中,为了躲避一个障碍物,立即猛打方向盘并紧急制动。同时,他和妻子都本能地伸出手臂,来保护当时正在前排中央座位上的女儿。虽然有惊无险,这位自学成才工程师却从中受到启发。他想必须有一种保护装置,在紧急制动或是碰撞时能代替手臂去保护前冲的驾乘人员。
  
  他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设计出了一种汽车缓冲安全装置,其原理是在发动机罩下装一个盛满压缩空气的储气筒,当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惯性冲击力促使一个滑动重块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储气筒向隐藏在方向盘中央以及仪表板旁的空气袋快速充气,从而可以使车中人员减少伤害。
  
  1953年8月18日,JohnW。Hetrick取得了美国“辅助乘员保护系统”专利。有意思的是JohnW。Hetrick当时服务于美国几大著名汽车企业,在他将安全气囊的想法告知企业高层后,得到的答复却是他们没有兴趣对安全气囊进行深入研究。而那时候的安全气囊也只好用于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碰撞。
  
  在沉寂了十多年之后,安全气囊迎来小范围的“试水”,1971年,福特将安全气囊装在一批实验车上;1974年通用汽车率先在市售车装上驾驶座安全气囊。但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安全气囊便再次“销声匿迹”。
  
  其实这不能怪安全气囊的不成熟,也不能归咎于当时的汽车厂商,只能说JohnW。Hetrick的安全气囊生不逢时。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沉溺于大排量肌肉车所带来的驾驶快感之上,很少有人会去考虑安全性的问题,就连安全带也很少有人系,更别提安全气囊的事儿了。
  
  然而远在欧洲的德国人却没闲着。1967年,梅赛德斯-奔驰工程师们开始对安全气囊进行研究。当时的技术屏障真算是不少,不仅要考虑传感器触发、气体产生和安全气囊充气袋的抗撕裂强度,还要解决听觉与健康的承受度和防止无意外触发等问题。
  
  经过无数次的摸索与实践,奔驰的工程师终于使安全气囊的技术成熟化,于是在1980年12月,奔驰把安全气囊装备装在了当时的S级轿车上,成为世界上首家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备,安装在自己量产车型上的汽车厂商。并且还在8年后还推出了副驾驶安全气囊。
  
  与德国人相比,美国人在汽车安全方面多少显得有些“后知后觉”,在奔驰S级标配气囊后的4年,也就是1984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才在《联邦汽车安全标准》第208条中,增加安装气囊的要求。1995年才正式经由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提供明确的法则及指导方向,要求1995年起新车的标准配备需要有双气囊。
  
  时至今日,汽车安全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前排气囊、后排气囊、侧气帘,膝部气囊甚至中央气囊都已经有不少车辆配备;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安全带这一项简单的被动安全措施,就已经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

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前世今生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