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为人处世 >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7W 次

佛学之于人生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为化相,心不动,万物 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题记

我对佛学的最初认识,缘于高中时班主任对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的解说。对于一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我不由得产生极大的好奇和敬仰之情。少年才俊时的他,以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闻名于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先生生于乱世,在他历尽百劫之后,终于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出家,时年三十九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他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将人生、艺术和禅修有机地统一了起来。由此,我开始关注有关弘一法师的一些书籍和语录集,也是在那时,我开始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有限的资源里,搜索那些吸引我眼球和撞击我心灵的字眼,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渐渐地尝试去理解禅意,追求高深的思想智慧,以明理、静心为目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问我为什么总是挺胸抬头,因为我是精神贵族”。记得在高三时,由于学习压力大,备考繁重,语文老师经常会找一些励志或者静心忍性的禅语来解析给我们听。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身如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及后来更广为传颂的一

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好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生来本是那么的纯真善良,如那些可爱的小孩般天真无邪,可为何长大后的我们会“处处惹尘埃”,生出那么多的烦恼呢?人生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是自己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会给我们烦恼。快乐需要自己的成全,我一直这样认为,

幸福其实很简单。我觉得佛家讲究的是随缘,随性,万事不可强求。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但如果你放手,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人的心若死执于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有一直停留在某种程度上了。上次朋友聚会,谈到了关于读书的问题。一朋友说:“读书若不是为了功名,为了赚钱,那你读那么多的书为了什么?”我一时不知所言。我要是说我是秉着对文化的热诚走到今天,保证会被大家批个半死,要么给我扣上虚伪的帽子,要么就会说我傻,说我不懂得现在的社会形势那天看百家讲坛,问,《孙子兵法》在当代的作用是什么?答,经济效应。是啊,《孙子兵法》作为著作出了不少书,还出了国,中国人民作为炫耀的资本赚了不少钱。感觉自己现在有点像宋江,秉着大忠大义走过前半程,却在后半程被观众骂得狗血喷头我不否认,我曾经动摇过,犹豫过,思考过到底要如何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生存。人生,于我的意义是什么?乱花渐欲迷人眼,我,该何去何从

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被各种欲望充斥着的我们奴役在金钱的社会里,纸醉金迷,权势和名利狠狠地诱-惑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要冷静地问自己,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在我的生活里,我一直把心思放在我所完成的任务之上,不去想结果,更不会带着某种功利心去完成某件事。享受着过程中的美丽,不去计较得失,求得一份真心付出之后的坦然。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好多学生都以学分为主要目的,反正一切与学分有关的东西都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学分

关心着荣誉,关乎着奖助学金。于是我们的生活北物质化了,因为

学分,我们把要上交的作业弄得很花哨,很精致,去取悦老师,取悦上级,而私下的生活却是一团糟。因为学分,我们学会了恭迎奉承,溜须拍马。我是一个追求实际的人,我不想那样里外不一地做人,与其强颜欢笑,还不如我脚踏实地碌碌无名,做到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都说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但好多人还是不知道该去学些什么,还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以为以后的路还很长,而宁愿把自己煮在温水里,得过且过,自生自灭。人的一生能走多远,关键就在于我们二十出头的这几年。大学,如果我们还是仅仅把它作为学知识的地方,那我们也只会一直是个成不了气候的学生。正值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在这个繁杂的社会里总结出自己独到的认知和见解,形成自己为人处世的个性和引领自己人生的思想。

幸福,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共有的梦想。可幸福是什么?谁能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吗?是一辆宝马,一栋别墅,还是满屋的珍珠玛瑙?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有时候我们的幸福在别人眼里。如果我们只是追求幸福也就罢了,但我们往往是在追求比别人幸福。幸福是天凉了远方亲人打来的一个电话,幸福是下雨了朋友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幸福是回家了爱人为你沏好的一杯茶,幸福是一声轻轻地问候,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句“我,在家等你”幸福,不需要我们去苦苦追寻,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去体悟。我想,这就是佛理中常说的随缘,随性,不强求吧。

也是最近才知道,李娜早已削发为尼十四年,曾经的青藏高原,如今的五台佛山,她寄予人生的到底是怎样的情感?要放弃俗世的一

切牵绊,虚名浮华,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弘一法师一样,李娜也选择了用心去聆听生活的真谛,不为俗世所染,自在人心清净,洞明人生百态,坐禅于世。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每每读到这些动人的禅语,原本杂乱的心情总会变得很宁静。我能够体会到其中淡淡的安宁与祥和,一如佛理中所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篇2]

------高姗姗

佛教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所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展,人类精神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佛教此时正好充分发挥其心理辅导和治疗方面的功能,帮助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运用佛教理论化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又会留给他们那些活着的亲人数倍的痛苦。而这些自杀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存有心理问题和认知上面的障碍。心理疾病一方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严重的还可导致自杀轻生的后果,另一方面也会给亲友和家人带来很多负面因素,造成伤害和打击。 佛教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因此主张开发人们心中无量的宝藏,将恶心改为善心,教导众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离开不了心。因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的。所以经上说: “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可以说世间上种种的痛苦烦恼,皆由心造,我们的心在五趣六道里流浪,多生多劫以来不听从指挥,贪求五花八门的外境,对名利、金钱、权势、爱情,汲汲营营追求、计较、分别。其实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如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

以滋长善根,种植福德;如明镜,可以洞察万物,映现一切;如大海,蕴藏无限能源宝藏。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疗,因为智慧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佛陀以简便的法门告诉大众:佛法就是心法。在佛教的教理教义中,还有很多方面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佛教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在佛教唯识学中,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多。佛教认为,我们所有的种种烦恼痛苦,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众生的苦恼,唯有从心入手。

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心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是怎样地被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能够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心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容易被我们的心“欺骗”了,我们就可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做个自在快乐的人了。

二、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佛陀指示人际的关系,亲到母-子夫妻、亲戚朋友,乃至怨家对头,都是由宿生之缘缔结而来的!没有缘就不会在一起:过去没有缘的人,即使相逢了,彼此间也不起反应的。人际关系就是四种缘会:在感情

方面,不是报恩,就是报怨:在财物方面,不是讨债,就是还债,一切都不外乎这四种缘。

在佛法中,改善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有六度、四摄,四悉地,上供,下施等方法。六度重菩萨内在德能的建设;四摄重在善巧摄受众生,处理与众生的关系:四悉地中,息灾和降伏为谴除事业中的种种违缘,增益和怀爱为帮助菩萨摄受众生,获得众生的敬爱;上供是通过供养三宝得到三宝的加持,增加自己的福报;下施是行四种布施,使众生欢喜,愿意随菩萨修学。

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而善念和善行则是调和人际关际的润滑剂。可以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也是培养一个人具有慈悲心和善良品行的基本保证。

一个拥有慈悲之心的人,必然会善待他人,关爱众生,看待别人如同自己的亲人。 《梵网经》中说: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无量寿佛经》中亦说: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毋相憎嫉;有无相通,毋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也说: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善生经》中讲子女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一、奉能使无乏,二、有所为先白父母,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五、不断父母所为正业。父母亦当以五事养育其子女,:一、制子不听为恶,二、指授示其善处,三、慈爱入骨彻髓,四、为子求善婚娶,

五、随时供给所需。不过这里要注意,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不是没有原则的,它不能离开一个“正”字。若父母不正,子女当劝令归正。 在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佛教指出世间朋友有多种多样,有贤友、诤友、亲友、仁友、德友、挚友、善友、慈友、悲友,此数者为良友;另有邪友、佞友、贪友、假友、怨友、害友,此数者为恶友。良友是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人若远离良友,则恶友增多。

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是不同于一般宗教的,它强调智慧的重要性。有智慧的信仰,就是智信,而非迷信。人的生死问题,必须在智慧的观照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依此人生观,去做人处世,便可以减少错误,并由此而消除因错误所带来的困难。佛教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叫我们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实际的、圆满的、无碍的方法,和平等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人。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可以作为构成这种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和来源。

“慈悲”一词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视“苦”为一切世间法的根本相状,求道修行也就是要脱离无边的苦海。所以,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又以拔苦为最根本。

佛教认为,人们只有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无我

利生、化他无倦的人生,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断除烦恼、完成人格的价值观,与慈悲济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菩萨正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弘扬,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实践,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世界和平。但是一般的人都有严重的我法执着和深重的烦恼,而烦恼中又以贪欲为上首。人在贪欲的驱使之下,就会想尽办法去追求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诸如名利、地位、金钱、美女等等。而人的贪心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得到了近处的东西,还会希望拥有远处的东西,甚或是要把别人的也据为已有。一旦得不到所希望拥有的东西时,又会加重自己的瞋心,有时还会不择手段地谋取。有了贪心和瞋心,人也会同时具有了三毒中的痴心,于是可能导致家庭矛盾、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和战争等的发生。因此《杂阿含经》说:“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

为了对治众生不断膨胀的欲望,佛陀和历代祖师都劝诫弟-子要少欲知足,淡泊名利。因为佛教认为世事无常,即使你现在拥有万贯家财,拥有娇妻爱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天灾人祸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一切都将会离你而去。且不说身外之物是苦空无常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不会永恒存在。一个人在生前无论多么富足,也不论如何风光,一旦身死命终,终究还是要两手空空而去,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

正确的人生观其实也包含着弥勒佛的精神。弥勒佛在佛教里代表着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未来,我们从佛像那象征着福气的大耳朵、满面

的笑容和大大的肚子中可看到全部的生活智慧:因他表现出了一种现代人应当具有的达观而宽厚的生活态度。每当我们礼拜弥勒佛的时候,都会从他那里感受到一种平直的心境和开怀的情感。而这种人生观还体现在佛教的修行上,所谓“修行”不是专指宗教的行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内心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升华。例如:人与人往来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仪;肯与人结缘;心思端正,正知正见这些都是修行。甚至在人际的相处上,以人我无问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用凡圣一如的认知,包容无心的'错误。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这也是修行。

总的来说,面对人们普遍存在的贪心高涨,心态失衡的现实,佛教界人士应当利用其教义中有利于改善一般人人生态度的内容,从思想上来教育感化他们,让他们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态,在遭遇人生的成败之境时,应当做到“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此外,还应善用弥勒菩萨的宽容慈悲思想来培养现代人的宽容心态,塑造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应当肩负起心灵教化的神圣职责,在化解心理问题,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方面充当良师益友,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发挥其劝世导俗,恒顺众生的积极的作用。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篇3]

浅析佛与人生

【摘要】:现代社会节奏飞快,压力无处不在,人们往往来不及多想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盼望。如何在繁芜的快生活节奏中,保持心境的豁达和明澈,可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道路,或者影响到我们人生的某一个时期,抑或是影响我们一生。其实,我们每一个生活于时间的凡夫俗子们都有一颗明净的心,只是在世俗的尘埃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那么,佛在哪里?净土又在何方?当我们苦思冥想扪心自问时,豁然间会发现:净佛,其实就在我们心里。

【关键词】:佛,佛法,心态,人生,价值

【正文】: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但是,那种美是非常短暂,十年,二十年,抑或说三十年,都不是长久地。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停息。所谓长生不老,所谓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的速度罢了。对于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从佛法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那么,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怎样达到内在美,又是怎样理解佛法与佛菩萨呢?

一、佛与佛教

佛,既是佛陀,源于梵语的音译。其意义是指觉者或智者,觉知各种事物的原理,而能了解分明,就想睡梦中觉醒一般,称作觉悟。自己觉悟之后,又能使他人觉悟的,智慧圆满,功德无量,这才叫做“佛”。悉达多太子断绝一切烦恼,悟道成佛之后,即自号为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在大乘佛教的理论里,只要人能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佛,因此,佛不是特指释迦牟尼。

依据宋代高僧普济的《五灯会元》所列的释迦牟尼佛传的记载,佛陀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566年——前486年,他与孔夫子是同时代的人。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这种身相的圆满,不是靠化妆,更不是靠整形,而是由佛陀成就的无量功德所显现。经中称之为“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名“百福庄严”。当我们说到佛菩萨时,感觉似乎很遥远,是与现实迥异的另一个时空,事实上,佛菩萨并不是一种身份象征,而是代表悲智两种品质的圆满。所谓智,就是解除烦恼的能力,了悟生命真-相的能力;所谓悲,就是发愿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断惑证真。

而佛教是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它的道德伦理思想,尤其是它的众生平等、出离家庭和超越当前社会秩序的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不断的摩擦斗争。佛教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决定,也受到儒家传统观念的抵制和左右,从而沿着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轨迹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调和儒家思想、宣传忠孝观念的中国佛教伦理

道德学说。1

二、佛家学说对于人生的启示

1、认清生命的本质

现前,我们的生命存在着种种缺陷,谁都不能说自己是完美的,这种缺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存在迷惑,而是存在烦恼。这是佛陀对生命现实所作的审视和评估,结论就是——人生是苦。

施加牟尼曾对人生和宇宙作出总的解释,概要地说,就是“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其中的四谛便是:苦、集、灭、道。“苦谛”是痛苦的现象。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僧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因此,释迦牟尼认为,人生世界皆如苦海。他的人生哲学实质上可以说是“苦”的哲学,是探寻人生痛苦现象的原因和消灭这种痛苦的学说。可见,在人生历程中,吃苦,受苦都是重要的。

同样,人生痛苦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的生老病死,及为追求欲望而制造的烦恼。此外,还有社会环境带来的痛苦,如怨僧会,求不得,爱别离;也有自然环境带来的痛苦,如天灾人祸,严寒酷暑。从表面看,这些苦痛是外在的,外来的。但事实上,所有的苦痛都根源于我们的内心,取决于我们究竟要怎样认清生命的本质,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

2、正视现实

对生命本质正确的透视,找到痛苦之因,正视现实,这是我们正确对待现实的方法。茫茫宇宙,大千世界,如若求不得苦,那么得不到的痛苦便会更加强烈。所以,对待事物,得到固然高兴欣喜,得不到抑不要悲伤,要坦然面对。若能以慈悲而不是对立的心看待他人,也就没什么冤家仇敌,自然不会有冤家路窄的痛苦,既能放过他人,也放过内心的自己,何乐而不为。

3、找到生存的价值

佛教认为,人生是由惑业苦组成,因为无明的东西在遮蔽我们的眼睛,以至于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的真-相。如若不知何谓幸福,那么便会以苦为乐,也就与幸福背道而驰;如若不知我是谁,就会非我执我,遗患无穷;如若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就不能使生命健康发展;如若不知何为命运,就无法对未来做出正确规划;如若不知活着是为了什么,就会耽著于眼前小利而忽略生命的真正价值,或因找不到活着的正当理由而失去活着的动力。

因此,我们活着的意义即生命存在的价值,我们要为活着找到理由,一个能够说服自己支撑自己走下去的理由。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孩子,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家庭,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事业,但无论哪种理由都是生命表层的理由,经不起深入的推敲,这些理由对于某些人可能很重要,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就可有可无,又或者,他在生命的某一阶段十分的重要,但在另外阶段却毫无价值。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命找一终极答案,一个能够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的终极答案…..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佛教则认为,每个生命都具有潜在的,佛菩萨那样的高尚品质,也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我们的心固然会制造烦恼,但同时我们也具有解决烦恼的能力,这一潜力是无限的。如若不开发这一能力,我们也就将处于苦海之中,轮回江永无止境,沉沦辗转,迷失方向。

活着的意义,在于我们自身,在于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1 杨菲、李松《佛、道人生境界之我见》2015年24期第364页

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我认为,在这之中,重要的是要做到将一切看空,但不是想空,更不要做空。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完成我们生命版本的升级,将生命过的尽量像我们想的那个样子……

综上所述,佛法虽告诉我们,生命中存在种种缺陷,但同时还有良性潜能,具备解脱烦恼的能力,我们也应学会自行解脱烦恼,我认为,心态是最重要的,一是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每个人的存在无非就是两个问题,一是观念,一是心态。观念会制造心态,心态又会影响观念的形成。现实生活的我们,每天会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又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不是看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任何事都有无限的可能,若能拥有一好心态,正确面对,坏事亦可以变成好事,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空性是佛教的最高理论,他告诉我们,每个有限的当下都是无限的,关键就在与我们怎样看待,若从主观出发,所得之间都是主观情绪所设定的,定会有得有失,反之,若能将一切看空,调整好心态,以智慧观照一切,当下便能超然外物,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实现我们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才不枉得人身。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