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感悟 > 老师的教学感悟:艰难的“背影”,艰难的课堂

老师的教学感悟:艰难的“背影”,艰难的课堂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3W 次

连续两天的“送教下乡”执教的是同一个课题《背影》。这个周,我遭遇了一个教学难题。

老师的教学感悟:艰难的“背影”,艰难的课堂

说实话,如果粗浅地去观《背影》,会觉得这篇课文很好上。不就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吗?散文的教学,语文老师都知道,不就是通过“审美”来“悟情”吗?其实,确实是这样,散文的教学可以简单到就这四个字“审美、悟情”,无论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还是抒情写景的散文;无论是托物言志的散文,还是阐发哲理的散文,教学的主要思路应该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审美悟情。

这么简单的四个字,要想把握得精准到位,要让学生真正融进去,可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了。例如《背影》这一课,中年人老年人透过这些质朴的文字读到的是一颗“拳拳爱子之心”,读完之后都会被“父子亲情”深深感动,都感受到这是一篇写父爱的经典文章。这篇文章在父亲节的时候,曾被几十万的网友转发和回帖,成了父亲节特殊的纪念。

但是,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呢,他们懂吗?说句实话,他们不懂。我曾让我的学生读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好多孩子笑了,还有一些孩子表示“没什么感觉”,还有的孩子甚至感觉无病呻吟,“不就买个橘子吗,至于吗?”感觉没什么呀,有什么可感动的。我让他们谈感受的时候,他们居然说不出一个字,“感动”这样的词语几乎没有孩子谈到。这样的反应让我惊讶,也出乎我的意料。同时,我也发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学情,现在的孩子与《背影》这篇文章相隔的何止是“十万八千里”呀!

老师感动的稀里哗啦,学生木然的看着你,以为老师“神经病”发作。怎么办?怎么办?这节课真的不好上,我真有点想要放弃了。明明是一篇写亲情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却一点也不温馨,一点也不和美,而是让人感觉别别扭扭,疙疙瘩瘩,好像有什么不对劲。所以,要想让学生读透这篇文章,能够做到感同身受,真的并非易事!

这篇课文该怎么定位主题,该采取怎样的教法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我曾从网上大量查阅资料,发现语文名师王君老师上过这节课,她把本文定位为“生之艰难,爱之苦痛”,这个定位很高,学生连“父亲的爱”都没读懂,他们能读懂“生之艰难,爱之苦痛”吗?我觉得不能。语文特级教师韩军老师也上了这篇课文,他说:《背影》一文,所写非亲子之爱。乃系生命死亡之流,概括为“生之背,死之影”。《背影》中,篇首写祖母死,文末写父亲‘大去’‘不远’,首尾遥应,使得生命与死亡意识笼贯全篇。因此,他给文章的主题定位是“生与死”。这样定位,在网上也引发不少的争议,争论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也觉得不妥,何况学生真的达不到这样的理解层次。还有,特级教师丁卫军也上过《背影》,也有自己的解读……查阅这么多资料之后,我有点乱了。

我觉得,这篇文章更应该定位为“父子亲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倪文尖教授在《<背影>何以成为经典》一文中说到“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 ”我觉得这个定位是相当准确的。

经过反复斟酌,我把文章定位为“父子亲情”,定位找准了!就是如何心灵学生走进文字里,反复品味语言,反复欣赏语言,从语言里抠出我们想要的东西,过程将会很艰难,课堂也不可能是多么踊跃的课堂,因为这篇课文更需要的是深思。

于是,我的落脚点就是“望父买橘”的那段精细刻画的文字,让学生反复品读,抓住细节描写,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动词体会到父亲的“艰难”“不容易”,从而领悟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是竭尽全力的爱,是不遗余力的爱。

两节课,我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思路,但殊途同归,都跟着学生一起在文字里艰难行走,逐渐接近“父亲”,理解父亲的“爱子深情”,理解作者的愧疚与感动,最终让学生有所触动,从而扩展到理解自己的亲人。

两节课,行走得都很艰难。但,我不气馁,不放弃,我要一步步带着他们走过去,最终接近真相。

艰难的背影,艰难的课堂。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