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感悟 > 陪护感悟散文

陪护感悟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6W 次

九十一岁高龄的父亲骨折住院,手术后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明显起来。作为儿子义不容辞地加入到了陪护的行列。过去一周的陪护虽然辛苦,思想上的收获倒也颇丰。乘着夜深人静父亲已经酣然入睡的时候,匆匆记上几笔,以作记念。

陪护感悟散文

第一,床前尽孝为还债。几十年来,自己虽然竭尽全力地以各种形式尽孝,也获得了父母、姊妹们,甚至亲友们的好评。毕竟相隔近千里,极少有直接在床前尽孝的机会。去年年底,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将他们接到自己身边生活,终于可以把缺少床前尽孝的债还上了。想到此,内心很是释然。

第二,陪护是尽孝不可多得的良机。父母对于子女就是座功德碑,是自己永远还不清债务的债权人。面对如此恩重如山的人,说是陪护,不如说是获得了证明自己善良人品的机会。谁抓不住谁就不懂做人,甚至不能称做“人”。

第三,付出是获得幸福的源泉。通过陪护,我第一次为父亲洗脸,第一次为父亲擦身,第一次为父亲洗脚,第一次为父亲清洗大小便,第一次为父亲穿脱衣服,第一次为父亲喂饭喂水,第一次为父亲剃须,第一次为父亲辅助康复活动,第一次彻夜为父亲守在病榻旁小心侍候,也第一次经受父亲大脑失控时的暴力打击,第一次被父亲幻想成暗害他的杀手痛骂。这些第一次,以至不断增多的N次是需要付出的。这个付出是件稳赚不赔的人性买卖。因为它会大幅度减少自己人生缺撼,增加自己的幸福感。付出越多,为自己积累的幸福“存款”越丰厚。

第四,陪护是条时空隧道,只要善思它就是自己的菩提树。看着陷入痴呆症状时的父亲,不由地想起几十年前的自己。那时的自己不是因为病态,而是年幼呈现出的无知、愚顽、固执与任性,与现在病态中的父亲何等相似。那时的父母用博爱、宽容、忍耐与无私付出让自己在爱的沐浴下幸福成长。面对病态的父亲,我必须用百倍的孝心、耐心、智慧与善良去精心呵护。因为从父亲的今天,我看到了自己几十年前的昨天和若干年后的明天。应该如何做,就看自己的觉悟了。

第五,知恩感恩方为人。过去,自己对父母多是经济上的资助,极少体会陪护病中父母的.艰辛。如今有了体会,更知老家姊妹们,包括姐夫、妹夫们以往的不易。这次父亲遭难,不仅老家的姊妹和姐夫、妹夫,在青岛的姐夫,以及我的夫人都像对待亲生父亲一般全心全意地付出。我真心地感恩他们。

第六,父母的骄傲在于养育出善良的子女。父亲一病,我们姊妹四人心系一处,同心同德,争先恐后抢着出钱、出力,任劳任怨。每个人善良的本性都一览无余。我想,姊妹们善良的人品正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最得意,也是最成功的成果。想想《墙头记》中张木匠的儿子们,父母是值得骄傲的。

第七,四世同堂小辈有望。我们一家四世同堂,已有20人。三个月内还将增加2位四代孙。这次老爷子病后,孙子辈们的表现可圈可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连我4岁小孙女也表现出对太爷爷异常地关心,让清醒时的老爷子欢喜得很。百善孝为先!只要善良,人生就有希望。小子辈们大有希望!

第八,人生做好两件事,此生足矣。人的一生无论长短,最基本的任务就两条:做个善良的人和培养出善良的子女。因为善良的人一定有善果,能善终。培养出善良的子女,才真的使自己的基因传下去,也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真正得以延续。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