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感悟 > 人生怎样发球,我都接

人生怎样发球,我都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61K 次

如何面对挫折,是我从5岁加入体校开始的一门必修课。可这件事儿,并没有因为我“经验丰富”就变得简单一点儿。
  
  2010年,在莫斯科的世乒赛团体决赛中,我是球队的主力,我输给了冯天薇,中国队最终败给了新加坡队。
  
  那一年我20岁,第一次担当女团主力。我的教練被下调到二队,网上到处是我输球哭了的照片。
  
  当时我觉得,这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坎儿了,可是我错了。
  
  不仅是输,而且是在巅峰对决中一败涂地。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任何人对话,觉得所有人的鼓励、支持和信任,都是同情。
  
  我抗拒每天的训练,在之后许多的比赛里打得乱七八糟。
  
  有一天,我哭着给妈妈打电话,问她说:“为什么我要打乒乓球?为什么我不可以像别的女孩一样?”
  
  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在黑暗中迷了路的孩子,不停地找,却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找不到光。
  
  回国之后,每天的训练都特别痛苦,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想去,不愿意拿起球拍。
  
  可我跟自己说:“今天我去练一堂,哪怕明天我不练了,至少,我今天往前挪了一步。”
  
  就这样,我在失败的黑暗里,或慢或快,走了好几年。
  
  2016年,又是在奥运会女单决赛上,我遇到了2012年的对手——我的队友李晓霞。这一次我赢了,所有人都说,四年前的那次失败,丁宁该放下了吧。
  
  所有人都觉得,里约奥运会的那枚金牌,是我战胜挫折的节点。
  
  可是如果问我,我反而很难说,是在哪一个点,自己走出来了。
  
  我觉得,这是面对挫折的时候最残酷的一件事儿:人们只看到你的摔倒和爬起,但你很难去告诉别人,在摔倒和爬起之间,你走过了多么漫长的一段路。
  
  很多人在你耳边说:“没关系。丁宁,加油啊!”可是反反复复、持久不愈的疼痛,还得你自个儿承担。
  
  就好像有一个茧困住了我,我并不觉得自己是用巨大的能量,让它一瞬间炸裂。我其实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在茧里不断地蠕动,再蠕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五十次,一百次……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这个茧好像松了。
  
  教练说:“丁宁,你要做到心如磐石。”可是,无数次比赛的胜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下被放大。磐石,哪有那么好当?
  
  很多人说,“90后”是自我的一代,是在乎快乐超过在乎荣誉的一代。可我觉得,我们为国而战的决心从来没有弱化,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赛场之外的行为也成为焦点,你吃什么穿什么喜欢什么,都可能影响另一个年轻人甚至一群年轻人的选择。
  
  而今天,我想大声告诉和我一样的青年一句“反鸡汤”的话——放心吧,当你越过一个坑,前头还有更大的坑在等着你。
  
  我从莫斯科的坑爬出来,没多久又掉入了伦敦的坑。现在,我爬出来了,对吧?可未来,我肯定还会遇到更大的坑。比如,我今年29岁了,退役后要做些什么?
  
  我还能像在球场上那样如鱼得水吗?
  
  我从来不敢对这件事盲目乐观。
  
  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咱多半不可能全都优雅漂亮地跳过去。就得摔进去,再自个儿爬出来。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爬很长时间都爬不出去,然后就会自我否定。
  
  但是其实我特别想说,越难的时候,越要看到自己每一点细微的努力和改变。你凭着这股韧劲儿,不断挣扎,某一天就忽然发现自己换了一个人,变得更平静、也更有力量。
  
  体育精神,远不只是输赢;就像奥运冠军,远不只是金牌。我是“90后”,我只相信,黑暗中,不要停下脚步,要自己去寻找光。

人生怎样发球,我都接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