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感悟 > 幸福与教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幸福与教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2W 次

通过阅读幸福与教育这本书,你都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幸福与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幸福与教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幸福与教育读后感篇一

教育是一盅浓浓的老酒,让我醉在其中;教育是一份沉沉的责任,让我自觉担当;教育是一首深情的诗,让我品味无穷;教育是一曲激昂的歌,让我纵情欢唱;教育是一艘破浪的船,让我扬帆起舵。有过喜悦,有过痛苦;有过激情,有过彷徨;有过期盼,有过失望。一路走来,辛酸和苦涩磨砺着我的意志;成功和快乐鼓舞着我的理想。

常常有人会问:“究竟什么是幸福?”其实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萦绕着关于幸福的字句,自己觉得幸福,是因为满足。那些容易满足的人,便常常看见幸福。 当我们以快乐的态度读书时,读书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读书能够为我们答疑解惑。我在读过《教育与幸福生活》一书后,体会到怨天尤人不会带给你幸福,碌碌无为也不会带给你幸福。只有懂得去寻找阳光普照的地方,懂得放弃忧伤的人才会自己创造幸福。读书能够让我们心境平和。如同泛舟于静静的湖面,周围绿色相伴。在喧闹的大街中,在重重的压力下,一杯茶,一本书,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教育在我看来有时是枯燥的、有时的烦恼的、有时是开心的、有时是充实的、有时是疲惫的、有时是无奈的,这其中的百般滋味有时真的让我头晕脑胀。而王君老师的《教育与幸福生活》,它告诉我们教育是幸福的。

当我读到此书的主编李镇西老师在总序中写到:“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是呀,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必须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教育与幸福生活》一书就告诉了我们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作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原本以为,这本书和其他有关教育的书一样,全都是一大堆专业术语与专业理论,可没想到,这本书是一本温情脉脉的日记,记载的是王君老师与与她任教的IB班的同学们从初一到初三的一些故事。没有一点儿生硬的词语,有的,只是一个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共同创作出的青春的华丽乐章,记载着老师的教育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有豪迈,有细腻……

《教育与幸福生活》展示了王君老师普通而鲜活的生命在讲坛上欢快流淌的情景。上课,备课,谈心,读书,反思,写作……有欢笑、有泪水、有豪迈、有细腻……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但决不平庸。她把自己的生命从容不迫地融进了课堂,更融进了学生的生命。学生的生命在此获得了生长的力量。王君老师的生命由此而永远青春焕发。王君老师诠释的教育真的是幸福而快乐的。她是怀着对朴素而简单的幸福生活的愿望,朴实而平凡地过着每一天的教育生活。

当我读到第一辑《天使素描》和第二辑《激情岁月》时,闪现在我脑海的是年轻,激情与浪漫……里面记录了近20个故事,如丑柑,少年人的爱情也可以如此美丽。通过微小的细节来说明每天的生活第一文库网都是简单、快乐、幸福的。

当我读到第三辑《呵护心灵》时,我似乎看到了今天的我——教学追求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的所获得分数,所带班级所取得的名次,而是学生的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教育只是一个朴素的追求,这个追求就是——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当我读完《爱如潮水》、《教而不思则罔》、《源头活水》等篇章后,我对“教育”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成长的过程。教育是对人的精神的延伸和拓展。而以前的片面追求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其实都只是停留在教育最初级的层面上。这时,我好像又看到了明天的我——她感到和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快乐,她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因为爱孩子尊重孩子,所以她对美、对真、对善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因为对孩子的信念,她因此获得对生活的信念和对自己的信念。由于爱孩子尊重孩子,她更爱自己更爱生活,她因此被源源不断地灌注着创造生活的力量。她在幸福别人的同时也幸福了自己。------“教育,乃是发现、创造、享受幸福生活的艺术”!

我十分欣赏王君老师的观点:教育的幸福,还体现于教育细节的幸福。这些幸福可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眼神,微笑,泪水,叮咛,抚慰……它们也许不一定能够直接带来班级流动红旗,带来很高的升学率,带来领导的表扬进而获得显赫的荣誉,但无数的幸福的细节便构成了校园生活全部的美丽和教育生命的所有的魅力。

做教师是一个既累人又很累心的工作,但同时又有不少快乐。其中一种重要的快乐就是在班上,我都会遇到我特别崇拜的学生和特别调皮的学生。回想自己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过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一些自我感觉学生太让人失望,就以顺其自然吧的心态去面对,想想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学生,用赏识的语言去说孩子。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身上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能不断走上成功之路。

现在我的教育座右铭中又加上了一个词语,那就是“幸福”——“教育是一种生活,自然的、健康的、睿智的、诗意的、幸福的生活。”

教育是一门神秘的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作者王君自序的题目“教育,乃是发现、创造、享受幸福生活的艺术”,似乎向我阐明了一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体验,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在幸福的教育中成就自我,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就让我们共同在今后的生活中追求这种境界——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吧!

  幸福与教育读后感篇二

“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所以教育需要幸福的教师!

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首先要自己认为幸福。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承受的教学压力、家长压力、社会压力大。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职业所担负的沉重压力,在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后,问问自己,让自己能调整心态,不管压力轻重,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不要让幸福远离自己。

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更要去追求幸福。现在的我们物质生活虽不是处于社会的上流,但是衣食无忧,也就是我们已经登上了幸福的第一层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人喜欢用心倾听音乐,欣赏作品,交流想法,这是精神世界中的补充和装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是自由的、独一无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决定着我们有着幸福的心态。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也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

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走进我们的学生中去寻找自己的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儿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桌椅摆放歪了,作业又忘了了……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错?孩子各有差异,怎能整齐划一?我会悄悄地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幸福。

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颗感恩之心。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孩子:会被孩子们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他们的尊重和认可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此刻的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其实不管是平常心、宽容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我想,这是幸福的开始,我相信,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延续着这份幸福!

  幸福与教育读后感篇三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的完善的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着落在于“人”上面,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基于这样的目的',教育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人而存在。在《幸福与教育》这本书中,内尔·诺丁斯从伦理学方面提出:人的幸福,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换言之,教育活动的其他目的要围绕“为了幸福”这一核心目的来安排,其他目的是帮助学生间接实现幸福的手段和工具。可以说,有了幸福这一教育目的的引领,教育教学活动就不再是一种令人感到压抑、苦闷、痛苦的生活经历,而是一个充满愉悦、让人神往、魅力四射的人生乐园,教育活动的全面育人功能随之得以充分释放。虽然理智主义观点和宗教观点等等对幸福的内涵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P3-P9),但是,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也反过来起着一种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则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事实上,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不少人都已经改变了观念。教育不仅仅是使孩子们获得知识,而是为了使孩子们通过获得教育,来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幸福与满足。面向幸福的教育既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因为“幸福不是知识”,“旨在追求幸福的教育不可能简单地通过教给学生有关幸福的知识来满足”;它也不是一种幸福技能、幸福规范的教育,因为这样做的话只会将幸福蒸馏为一种毫无内涵、灵气的技术性操作。实际上,那些妄想对幸福生活进行“解密”、还原,以求将迈向幸福的路径便捷化、短路化的企图最终只会扼杀幸福、泯灭幸福。基于知识论意义上的幸福教育观是值得存疑的,幸福难以被知识化、技术化,幸福具有不可直接教授性,知识化、技术化是对“为了幸福的教育”的误导。正如诺丁斯所言,“当幸福成为一种哲学时,它会变为一种义务”。同时,幸福虽然不可直接由教育获得,却可以通过其他的知识、道理、观点等等,间接地使学生感受到幸福。在此,可教的内容绝非幸福知识、幸福规范、幸福技能,而是那些容易给人带来幸福的幸福人格、卓越德性、优秀品性。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们今天的教育,似乎有走入某个误区的倾向。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常常是通过教育,使孩子可以顺利升学、找个好工作、挣大钱。这样的观念,也冲击着原本通向幸福的教育。正如诺丁斯所说(P14),“当我们都用经济的成功来界定幸福时,我们严重伤害了学生和整个社会”。一个好的社会应确保它的人民不会遭受物质贫乏的苦难,因为这构成了客观的幸福。但是,该社会的教育制度会鼓励他们去开拓、去发现增进幸福的可能空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完善自我人格,帮助学生去理解自我,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的“人”。对于把对经济的追求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诺丁斯在书中也有所涉及(P77“今天被忽略的一个维度”),他提出,“在个人生活和国家生活中还有比经济强盛更多的东西”。对此,也应该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提起注意的一个方面。

在当代,许多儿童生活在一种幸福缺失、幸福匮乏的校园生活中,滥用毒品、校园暴力、应试教育、学业压力、社会公正遭到践踏、生态环境恶化等,无不危机着学生的幸福生活。为孩子们找回幸福,重建幸福的学校生活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圣神使命。为此,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为了幸福、面向幸福的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和孩子一起享受教育的幸福。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