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社会感悟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4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87K 次

在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xx”实践队四名成员经历了不一样的体验,心中颇多感受,在结束时进行了活动总结,特以日志形式展出,与君分享。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4篇

三下乡,我们的问卷之行——刘xx

昨日的阵雨多多少少让气温降了下来,在步行的街道两旁总是能看到开得十分灿烂的不知名的花树,因为这样子,整个下午的心情特别的开心。

走在街道的小巷子里,五点的太阳在夏日里显得格外的温柔,总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三三两两的摩托车从工地回来,满脸灰尘的丈夫和坐在后座的妻子,时不时还吆喝着走在路上的老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家庭奔波着,从脸上那份洋溢的微笑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在莆田生活得很充实。在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能体会到他们的真诚,之前一直怕被当成传销的恐惧也被打的烟消云散了。他们大部分来自四川、贵州、重庆等地,一大群的老乡居住在一个大杂院子里,谁家的饭先熟了,不忍心让别人家的小孩饿着,总能听到这么一句“娃,先过来姨家吃,你妈饭还没熟”。真是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不需要轰轰烈类的感动,一碗香喷喷的稀饭足矣。

当我们调查到最后,商量着说能不能让他们对着镜头说一些关于中国梦的话,他们总会表现出抵触或者感觉我们不怀好意,他们就是这么一群人,习惯了简单朴实的生活,容不了生活有刻意的东西。所以我们总是疏导他们,你只需要讲你心中小小梦想,对生活的希望,他们提到最多就是孩子,在每个父母心中无论孩子成家立业,在他们心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

走在回来的那条路上,看到那一排花树,心中依然是满满的幸福,因为我们在成长。

七月骄阳,我们在行动——施xx

通过今天在工地的一天跟拍调查之后,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些外来流动人口默默地做着的是卑微的工作,拿着的是被层层剥削过的工资,受到的又是大家有意无意的嫌弃的对待。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贡献,他们离开自己的老家,离开自己的亲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听着这里的人们说着陌生的方言,聊着陌生的故事,跟自己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在这个城市里属于他们的只是一间窄窄的出租屋。他们也会想家,他们也会生病,他们也会需要别人的关心,他们也想在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请善待他们,当他们忙碌了一天拖着脏衣服上公交准备回家的时候请不要刻意的避开他们,他们的衣服是脏了些,但他们的心灵却是无比干净,是淳朴大自然的干净。

用双脚探寻质朴的美丽——孟xx

“三下乡”这个词早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经常听家里的哥哥姐姐提起。那个时候在我的心中对“三下乡”根本没有概念,唯一深刻的印象就是暑假回来的时候,坐在奶奶家的小院子里,每个人手上捧着半个冰镇的西瓜,边吃边听他们讲着自己三下乡的时候遇到的那些有趣儿的事。看着他们被蚊虫叮咬的没有一块好地儿的腿和那张笑起来和牙齿形成鲜明对比的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我真的很难理解,他们的兴致勃勃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兴高采烈到底来自于哪里。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讲,每天都只有做不完的卷纸和上不完的补习班,最能吸引我的,除了床还是床。

但这次我却真的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了走访调查之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极为复杂的感触。高强度的辛苦工作、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比例的工资、面对工资拖欠却不懂得维权的无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像电影般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可是,尽管生活异常艰辛,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却依旧能看到乐观与积极的态度,尽管是库中作乐,但是在他们的眼睛里,他们的语言里,却一直流露着一股纯洁与质朴。

或许,这就是生活吧。就像一个万花筒,从哪一个角度看去,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我们惟愿这些质朴的人儿,笑容能永远停留在他们的脸庞。

用心感悟平凡的人生——李xx

时间过得很快,尽管在过程中时常有抱怨的情绪,但是学到了很多,我们感受了许多这人世间的真善美,也见证了部分人群生活的艰辛。最后一天,我们要去感恩回馈那些城中村的百姓们,感谢他们配合我们活动的开展,感谢他们教会我们成长。

当我们去建筑工地给工人们赠送照片和菊花时,居然发现原有的大门被封了,但是为了能够将这些小礼物带给他们,我们一路拜托住在工棚的阿姨们为我们指路,帮我们开门。当工人王叔叔收到我们赠送的照片时,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他开心的表情,这个表情并不是仅在他的身上看到,在拱辰社区许多老人那边同样看到,当时我在想,这会不会是他们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呢?他们收到照片时连声道谢,我们既开心又惭愧。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每一年甚至是每一天,随时随刻我们都可以拍照,而有些老人们多年辛勤工作,挣得些钱为的是贴补家用,平时舍不得吃得好一点,更别说拍照。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去关注他们呢?为人,应常怀悲悯之心,恭敬之心。好在学校每年都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此,在这社会上将会由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帮助,甚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