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社会感悟 >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2篇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2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3W 次
本文目录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主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今夏七月,微热。从北碚,到巴南,青春的汗水洒满征途。激动而又热烈的心永不停止跳动,年轻的生命扎根在广阔的基层沃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大学生、对于广大群众,都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2篇

——紧跟时代步伐,做好理论宣讲。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及时部署,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开展了主题宣讲活动。在全党上下花大力气惩治贪污腐败的同时,本次服务团成员们分别从反腐风暴的到来、腐败危害的反思、中共的反腐历程和反腐的有效措施形象地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宣讲,紧紧把握对象特征,给基层党员干部带去轻松的一课,也给他们带去反思的一课。

总的来看,马克思主义学院XX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牢牢立足理论政策宣讲团的定位,利用专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做到了政策宣讲不空洞、有实效,实现了宣讲活动理论性与本土性的有机统一。此外,整个宣讲具有浓郁的“重庆特色”,宣讲员们操着一口流利的重庆话,使得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宣讲远远超出了预期效果;当然,活动开展前一个月宣讲员们为了拉近和听众的距离,走进基层党员干部的话语体系中去,来自山西、河南、甘肃等地的90后宣讲员们进行了两个星期的“重庆话训练”,总算是有了收获,他们似乎也成了地地道道的重庆崽儿。

——依托流动课堂,传递社会正能量。

“流动课堂”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年着力打造的一项品牌活动,自6月6日启动以后,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紧紧借此平台,走进农户家中,帮扶留守儿童、传递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基层党员面对面座谈,了解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相关表现;走进看守所,加强高墙内外的联系和交流。除此之外,服务团通过自编的坝坝舞,以《最炫民族风》的曲调、配合改编过的歌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流动课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吹响了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号角,培育了人人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的文明新风尚,传递了诚信友善的社会正能量,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中国的思想引领作用。

——服务形式多样,细节体现创新。

在本次社会实践服务团所做的活动中,队员们运用了多种形式来开展相关的活动。有对于时政、理论的深刻剖析和介绍,也有身体力行地去基层当中体验生活;有对当地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知识,也有向他们虚心学习、潜心请教的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学习相结合,队员们的理论与实践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

细节决定成败,一次活动成功与否,细节问题占很重要的因素。在看望留守儿童的活动中,队员们特意买来中国梦的小学版、初中版的学习资料,让留守的儿童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学习时政热点;在举行“青春倡廉”的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老党员们所处的那个年代的反腐资料,与他们一同追忆往昔、探讨时政……做好细节工作,让活动的质量更高,流畅性更好。

——“三下乡”增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服务团围绕主题宣讲,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富有感染力的活动,实现了大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在基层党员走访过程中,老党员爷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明白“真正为人民着想的领导才是好干部”,他们在基层一线,一辈子和老百姓打交道,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要好好向他们学习;村委座谈会更让我们懂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自己做到,才能有资格要求别人做到。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丰富了大学生学习党政方针的内容,调动了大学生学习形势政策的积极性,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三下乡”助推了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了主题教育面向基层多方位覆盖。

在活动中,服务团聚焦基层一线,强化体验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服务了基层一线的发展;将主题教育宣讲带到社区、农村等基层一线,传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助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创刊并发行《高墙内外》杂志,引导了高墙内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主题教育多方位覆盖。

——“三下乡”坚定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论,宣讲理论,加深了大学生对时政理论的认识,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理论修养,坚定了青年大学生跟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实现了青年大学生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有机契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2) | 返回目录

XX年,为学习贯彻xx系列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河北创新发展,绿色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响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组织6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调研活动。7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同聚一起,开展暑期社会活动出征仪式。在学院老师指导下,小分队成员个个饱含热情,纷纷表示要积极参加实践,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锻炼自我,磨练意志,认真完成实践任务。

领略周家庄风采,集体经济功劳大

7月22日,周家庄乡小分队前往河北省石家庄晋州市周家庄乡开始调研。上午,我队负责人梁晶晶带领队员采访慰问了周家庄乡党委顾问刘国运同志,通过采访我们初步了解了周家庄乡特色发展模式。周家庄乡位于河北晋州,土地面积18046亩,人口约为13564人,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人民公社,全乡依靠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近年来,该乡不断挖掘自身优势,顺应时代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之路,经济上大兴红色旅游、农业观光采摘园,奶牛养殖示范园区。村镇依托历史文化优势,建有文化宫,农民影剧院,图书阅览室,岗前综合培训中心和农民乐园,对全村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加强绿化、亮化和净化,使周家庄乡呈现一片繁荣新农村景象。

7月23日,我们参观了周家庄乡采摘园,了解了采摘园发展模式及经营状况,深刻感受到农民喜悦生活。下午,团队成员参观了烈士陵园、农民文化宫、图书展览馆、农民乐园,同时,我们向村民介绍了团队成员专业,乡负责人询问了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学习参观,我们深刻感受到周家庄集体化的优势,认识到劳动的伟大,了当地红色文化氛围,为我们学习前辈精神,学习文化知识,促进将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问卷,体民情

7月24日,全队成员分组进行问卷发放与收集,问卷围绕周家庄乡生活状况,经济发展模式及未来畅想,挨家挨户发放问卷,并在调查过程中与农民进行交流谈话,了解农民困难以及急需解决问题。每到一户,叔叔、阿姨总是亲切接待我们,让我们品尝当地特色家常菜,并邀请我们经常来家做客,赠送我们新鲜的水果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农民淳朴真挚的热情。

田间“作乐”,欢乐无限

7月25日,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参加农活,帮助农民做农活,与农民做了亲切交谈,体验农业劳动,队员大多数是第一次下地干活,身上被葡萄枝叶划伤的有之,得热风感冒仍然坚持一起做下去的有之,烈日炎炎之下,每个队员都发扬了中国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就连村民也为之感动并改变了之前的想法:“总觉得你们大学生吃不了苦头,地里又脏又晒,瘦瘦弱弱的女孩子肯定坚持不下来干农活。可整个过程下来,我们这些村民可真得为你们点个赞呀!”田地干活是累的,心情却总是晴朗的。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周家庄乡发展模式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是这里的农民却享受着其他农民没有享受的福利,农民们愿意坚持这一模式,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要继承老一辈革命传统,自力更生,开拓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一点感悟

通过几天的实地参观采访,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们学习研究周家庄乡发展模式,了解周家庄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的借鉴。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