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清白家风随笔

清白家风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1W 次

前段时间,重读寿岳章子的京都系列之一《千年繁华》,一个日本的女教授,从出生到去世,一直生活在京都古城,写这本书时,她住在父母留下的一栋老房子里已54 年了,这栋房子盖得非常好,通风状况不错,夏天可以不用空调。这书是她回忆自己在京都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喜欢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却是被她的家风和家教所打动。在一个小城,满满当当小家情怀和世间情谊。

清白家风随笔

她说,我的双亲并非生性奢华,但对饮食非常讲究。如何吃表现寿岳家的生活精神。

她家里六席榻榻米中间摆了一张矮饭课,代表着家里的某种精神象征。无论是吃饭还是喝茶,全家人都会聚拢在这张餐桌周围,开心地谈天说地。有时候,只需一张桌就可聚拢一家人,可是,很多人家里有豪华的餐桌,却常常失去了温馨的氛围,这是钱买不来的。

“家里很多年一直用火盆,生火是父亲的拿手绝活,将前一天晚上埋入灰烬里的火种稍微翻弄一下,添少许木炭,黑炭会慢慢烧红,热水壶也跟着发出腾的响声。烤土司面包、年糕、鱼干,孩子们围绕在母亲身边,也常常烤海苔,一有香味传出,父亲就会从书房走出来:煮什么东西?算我一份吧。”这样的场景真是令人神往。一家人动手做点什么,吃是一件共同的事,一件循序渐进的事,一个过程。

还有一些被人忽略的细节,而这些细节也是真正的教养所在。有人说,这是个有教育没有教养的社会,所以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儿童,问题中年,问题老年。

有一个削苹果的细节:“母亲要求削苹果时手不能碰果肉,切成两半,果蒂切成小三角形,切半的水果再对切,即可去皮,将切成四分之一大小的水果端出,手碰到果肉,就犯了母亲的大忌。现在,每当我看到别人切水果,就会用不怀好意的眼神观察”。只是一个削苹果的细节,却能观察一个人的教养。就像我看到有的女人把“不抖腿”列入了孩子的家教,一个人,最容易引起别人反感的也是一些细节不到位吧。一个人成不成功并不重要,重要是不要成为令人讨厌的人。

“每天使用的抹布一定要煮沸消毒好几次,厨房要彻底打扫干净,洗菜和洗碗的地方不可混用,钱不可以直接放餐桌上。”他们家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生活纪律。“若非长途旅行,绝不会在电车上吃东西,不仅吃相难看,最重要是非常不卫生。现在年轻妈妈们太漫不经心了。出租车司机说小孩把冰淇淋、巧克力弄得到处是;餐厅里小孩胡乱碰盘子,玩弄食物,没有一点用餐的卫生观念,这是我母亲最不喜欢看到的。对于这件事,专注且全心全意。绝对遵守餐桌礼仪。”这才是家风,从小就要求做到的,长大再去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我在想,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那么低调谦和,舒适如沐春风,都是有道理的'。

我记得章子提到的这样的场景:“春天的时候,母亲开始在院子里晒布,缝衣。我也永远忘不了母亲在茶室中,面向南面窗户缝制和服的背影,同样的背影也会出现在书房,她在书房中做翻译,或替父亲的诗集上色。总之,我家的家风就是勤奋、认真地生活。”

勤奋、认真并不是过时的词,它才是最好的清白家风。细雨的夏夜,这个住在古城里几辈子的人家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也只是普通人。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