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全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全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1K 次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情感、是一种平等关系、是整体接纳、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这样的爱才能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并深刻地影响他们。为大家分享了幼儿园教育随笔,欢迎借鉴!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全

  幼儿园教育随笔1

我们的制度是:说说自己哪里好,说出来大家都同意那就能得到五角星。

很多孩子受着五角星的驱使,积极的展示自己的优点,恨不能四张嘴八只手把老师的眼睛和耳朵团团围困。轮到潘佳怡了,她笑嘻嘻得站起来,盯着我不说话。“你呢?潘佳怡”“我长得可爱”,我一时之间有点反应不过来,不知道怎么评价了。因为“长得可爱”也确实是个优点,但很快我告诉她“长得可爱不能算,因为长相是爸爸妈妈给你的,不是你自己努力以后得到的,请你想想平时有没有表现特别好的地方?”她失望地坐了下去。

小朋友会出现这样的回答我始料未及,我也有意识得开始反思平常自己的或者是周围成人的言行。潘佳怡确实长得很可爱,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很多老师看见她都会忍不住捏捏她圆圆的脸,然后说“恩,这个可爱,大头大脑的”。也许,这无形之中给了她一种心理暗示“长得可爱老师就喜欢我”,她也因为“长得可爱”而得到老师的很多特许,比如吃点心的时候,如果桌上多饼干或者水果什么的,只要她要吃,基本上就都由她来把多出来的吃掉。因为当她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用请求的眼神看着你时,你实在无法拒绝她的要求。久而久之,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在她的心里蓬勃滋长。

相貌是天生的,不需要做出任何的努力,因为长得好而不是某方面表现特别好,或是在某件事情中付出努力而得到表扬这对她或者是别的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孩子的观察力比成人更敏锐,她们对成人的言行更敏感,时间久了,她们也会慢慢懂得利用这种先天条件获取自己想要的好处,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给做为老师的我敲响了警钟。

  幼儿园教育随笔2

一天午餐时,我正在给小朋友盛饭菜。今天,孩子们吃的是红烧粒肉和番茄蛋汤。盛到饭菜的小朋友开始吃饭了,红烧粒肉孩子们都很喜欢,看他们吃得可香了。这时,只听见恒恒大叫:“老师,你看呀,他把这些肉都扔在我的碗里,我回头一看,只见轩轩把自己碗里的一些小肥肉都放在了恒恒的碗里,见我来了,他低下了头。我问道:“你怎么能把肥肉放到别人的碗里呢?”他摇着头对我说:“老师,我要吃瘦肉,不要吃肥肉。”我忙问:“那肥肉给谁吃呢?”轩轩不情愿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旁边的恒恒说:“在家都是我爸爸吃肥肉的。”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还有很多,如:搭积木时为争抢一块积木而面红耳赤、吃水果时总是先挑大的、排队时总想着插队……。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平时家长在家中过于溺爱。有些家长会把对孩子的爱狭义的理解为保证孩子的物质需求,用物质上的满足,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爱,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却忽视了如何从情感上给孩子以爱抚、同情、体贴和鼓励。可能有的家长只注重对孩子的“养”,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这就会导致孩子情感体验贫乏,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出现麻木、无知的状况。所以,作为成人的我们应注意与孩子多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并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的教育孩子。让幼儿学会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谦让等良好的品质。

作为教师的我们关心幼儿还不够,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一点: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一个能感受关心并学会关心的人,而并不是一味地接受关心,包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从而让幼儿在“关心”与“被关心”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随笔3

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张雨萱和王博在认真的玩建构区,他们都要搭一个漂亮的花园,但是由于材料比较有限,所以他们在玩的时候总会发现少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积木,于是王博只好问对方要一些积木,但是问着问着张雨萱也不愿意给对方了,因为自己也越来越少了,感觉要完不成了不能做出漂亮的花园了。看到张雨萱不愿意给自己积木了,于是他只好向我求救,对我说:“老师,她不肯给我积木,我搭不出好看的花园了。”张雨萱也抢着说:“他一直问我要,我自己都搭不好了。”说完把自己手中的积木更加的往自己身边推了一下。于是我说:“你们搭的是什么呢?”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花园”,那你们能不能合作呢?王博搭公园的外面围墙和一些玩的地方,张雨萱就可以用雪花片来装饰花园了做出各种花朵了呀。他们想了想说:“对呀,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呢?这样子就可以变成更大更好看的公园了呢。”说完王博和张雨萱开始合作起来,一个搭围墙,一个做花朵,很快就有了更好看的公园,张雨萱开心的把自己做出来的花朵装饰进去,一下子他们就完成了,他们一起欣赏自己的杰作,感觉特别的满意。

在游戏解说的时候我请他们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也非常的自豪的给他们介绍了作品,还同时强调了他们是合作完成的,刚开始一直抢积木导致自己都搭不好,后来大家合作起来就变成了更好看的公园。

平时我们也要多让小朋友合作,这样子小朋友在交往中才能够更加的有乐趣。

  幼儿园教育随笔4

吃午饭时,托班老师发现相当一部分婴儿不会咀嚼。据有些家长反应,孩子长这么大从未吃过干饭,一直吃流质和半流质食物。殊不知,充分的咀嚼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充分的咀嚼可以促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牙龈的生长发育,保持口腔、牙龈、舌部的清洁和健康,降低龋齿的发病率。充分的咀嚼能刺激口腔产生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有利于食物消化,使食物中的营养素得到更为充分的吸收,增强孩子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另有资料显示,充分的咀嚼能使孩子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紧张的心理。充分的咀嚼能促使面部肌肉的运动,有利于面部肌肉的发育。充分的咀嚼还能增加脑部的血液循环,为脑组织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使孩子的智力发育。相反,如果进食时没有充分的咀嚼,中枢神经就缺乏应有的刺激信号,孩子常常因饮食过度而导致肥胖。

鉴于此,从孩子添加辅食起,家长就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提供各种具有适应硬度的食物,教会孩子咀嚼。

  幼儿园教育随笔5

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听到吴炳轩小朋友大声说:“你们别争了,再争我就告诉老师。这时,我赶紧走过去想问个明白。刘衡小朋友说:“老师,这个球是我先拿的,建立过来抢。”我说:“球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玩,但是刘衡先拿到的,那里不是还有很多球,你为什么不去拿另一个呢?如果你和小朋友争枪,无论谁都不会喜欢你的。”

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但在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孩子们喜悦之情。在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大欺小、强欺弱的事经常发生,如果教师处理不当,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幼儿园教育随笔6

大自然能将世界上的万物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苍茫的大海,无边的草原,起伏的山峦,葱郁的森林,如茵的绿地,以及灿烂的百花,其妙的动物,这些对幼儿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一到孩子对周围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如观察树的种类,日月星辰的升落,风雨雷电的形成,四季的变化和人们的关系等。

春天,让孩子注意体会春天的轻风、暖日、花木的变化、大地的复苏。

夏天,则注意听赏隆隆的雷声,耀眼的闪电,雨后的彩虹,会引起孩子们无限的遐思和兴趣。

而秋天和冬季的大自然,也都各有其季节之美。

让孩子爱美,则先教会她爱大自然。

  幼儿园教育随笔7

“老师宏宏又打我”、“老师宏宏宏宏用脚踹我”“老师宏宏咬我”……经常听到小朋友给宏宏告状;有的家长也特别向老师强调“我们的孩子不和他一起坐”“我们的孩子吃饭不和他坐一起”……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很头疼,该怎么教育哪?

开始,我针对他犯错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予以适当惩罚,但效果不理想,而且时间一长,在孩子们中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坏影响,孩子们更不愿和他玩了,而面对这种境况,宏宏与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更激烈。

为此,我认为单纯的采用“堵”的方法去解决这类问题,过于简单粗暴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逐渐改变这种方法,改用疏导的方法处理这种问题,首先,避免在集体面前批评他,尽量采用个别教育。同时,在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及时观察他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启发诱导其他小朋友认可宏宏,进而帮助宏宏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其次,挖掘宏宏身上的闪光点,让全班小朋友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了解他,关注宏宏优秀的一面,淡化他身上的不足之处。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慢慢接受了宏宏,不再告他的状,不总揪住宏宏的不足,家长也慢慢接受了宏宏。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多一点“好笑”,少一点“好气”,以愉快平常的心态去应对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位孩子都是可爱的。

  幼儿园教育随笔8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劳动的季节,我们吃了果树的果实,自然也得给果树打扫卫生了。为了孩子们有拾树叶的动力,每次拾树叶之前,总要先开个小小的动员会。

地上的叶子老师扫,草坪上的叶子扫不起来,就让幼儿拾一下。一次两次动员会还管用,时间长了动员会怎样变换都不管用了。还有孩子跟我动起了心思。孩子们拾树叶,我正扫着边角,丁健康拿着一把树叶过来了,

“老师,你怎么不拾,光让我们拾?”

“你没看见我用大扫帚扫吗。”

“我拾了一大把,你才扫一下,你光干轻松的活。”

“哎哟,冤枉啊,你瞧老师拿的大扫帚都比你大,你说老师干的活能轻松吗?”

“你一人扫,我们这么多人帮你你应该谢谢我们。”

“可是树上结的果子,老师吃了一个,很多很多的果子都给你们吃了呀!”

这下镇住他了。

孩子很可爱,我很庆幸自己看着孩子们一点一点的长大,记录他们的纯真和精彩瞬间,分享他们成长的故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