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关于电影的随笔四篇

关于电影的随笔四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5W 次

一个人的花样年华

关于电影的随笔四篇

喜欢王家卫的电影,喜欢平淡的故事里被揉碎的芳香、迷茫和伤及心骨的忧伤。他的电影,适宜一个人看,适宜一个人看完后落寞地走过街头,独自细细回味流淌在心间的浪漫、凄美的光影。

他的电影喜用幽暗的光,暗淡的影,渗透肌肤的音乐,配以独具美感的道具组成一条缓缓流动的电影的河流,波光淋漓,两岸落花无尽。影片《花样年华》,故事简单,情节琐碎。女主人公的旗袍、目光,男主人公的香烟、眼神,在幽幽暗暗的城市角落,把一个香气宜人软弱无骨的爱情讲述得无奈、伤感。

记得我独自一人看这部电影时,天空中飘着霏霏细雨,一股股清新的花草的气息拂过静静的夜晚。影院的灯熄灭的瞬间,一张张静默的脸浮在黑暗里,呼吸急促,有点点滴滴的热汗轻轻流动。女主人公或艳丽或灰暗的旗袍,将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炫目的旗袍使女主人公时而忧郁,时而雍容华贵,时而悲伤,时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如一朵盛开的花,暗示女主人公每一刻的心情。她的美丽与成熟,她的爱情似一现的昙花,在静谧的夜色里留下一点点轻而远的气味,似雨的味道优雅、迷离,散发着阴冷的香。那些苍茫的时光和青春,那些无涯无际的孤独,那些爱与苦痛的挣扎,在一句句缓慢忧伤的台词里慢慢渗出痛彻心扉的迷恋,一步步向着银幕下抽泣的人们款款走来。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那些消失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站在空旷无人的街头,飞扬的细雨,窗口漫溢的灯光里,我一遍遍回味那些美丽、憔悴的台词,一个个琐碎的生活细节。怨、痛、伤这些令感情破碎的词语离幸福越来越近,渐渐飘荡起一缕静美的芳香。此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不是我的,我已被电影里的酸甜苦辣淹没了。我在替电影里的人物向这个沉寂的夜述说他们的故事:爱,动人,伤人,很浓,很深;相识,相知,相爱,然后深深地忘记。

《花样年华》叙说的故事,阐述的腔调,油腻凡俗的情节,让我知道了这部电影是属于一个人的,属于你或属于我。千万种色彩勾勒图案的旗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演绎了一段孤独的人生,告诉人们在寂寥的都市里一个人遍体鳞伤的生活方式。

都市里的冷幽默

看冯小刚的电影,图的是热闹和喜气。

不动声色的调侃中将都市人生渲染得无奈、迷离、深邃,偶然流淌出几句幽默诙谐的俏皮话,让沉重的生活有了一份粉色的暖意。冯小刚的电影没有特别庄重的主题,大多轻松、愉快,尤其是近几年年终岁尾推出的贺岁片,于忙碌之余缓解一下绷紧一年的神经,图个热闹,沾点喜气。

都市男女的情感故事,在冯小刚冷冷的叙述里显得活泼、空灵。有现实的逼迫,也有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的激烈碰撞,有时又显得过于玩世不恭。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心心相印,又似貌合神离。总是在试探对方心的温凉程度,两颗心相融了却有许多不甘,分离了又有那么多绝望的不舍。或许正是这种尖锐的矛盾,让都市男女的爱情甜蜜、曲折得如泣如诉。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你是找感情的,我是找婚姻的,我们俩就走岔道了。”

这些《非诚勿扰2》中的台词,有婚姻感悟,有人生苦短的感叹,也有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抨击,借冷冷的俏皮话说出人们潜意识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电影开场是香山与芒果的离婚仪式,结尾是香山的人生告别会。其实,细想一下,冯小刚机智与洒脱地阐述着婚姻与生死的洞彻。离不开、割不断,怎么剪都是一堆找不到头绪的乱麻绳,纠结着生活的快乐、感伤与创痛。

冯小刚的电影每一个细节渗透出的冷幽默,被葛优游刃有余地演绎出了完美的意蕴。葛优装傻充愣的表情与情感是无人比拟的。冯小刚和编剧王朔一唱一和的合作在电影《一声叹息》中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冯小刚以柔柔的亲和力,用细腻的感情述说拉拢女观众;王朔则以半生不熟的哲学腔调吸引男观众。但在《非诚勿扰2》的“试婚”与香山的“死亡哲学”之间少了一种相合相谐胶合剂,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让观众有一种物是人非、光华已逝的感慨。

武侠电影纯真年代已然远去

《新少林寺》的播映,让喜欢怀旧的人想起1982年版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这部诞生于中国社会刚刚改革开放、影像生活单调的时代的影片,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一代人心中不老的童话,它将武侠电影的纯真、清澈与生动、活泼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是徐克的新派武侠电影《狄仁杰》、吴宇森的玄学武侠电影《剑雨》无法超越的。当年《少林寺》的票房1.4亿元人民币,票价二、三毛钱,也就是说有4.4亿人观看了这部制作朴素、拍摄简洁的影片。

《少林寺》改编自历史传说,情节老套、无奇,动作设计像武术教学片,制作方式原始粗糙。但打斗真实,拳拳到肉,能体现出中华武术的力、巧、灵,没有时下的武侠电影的腾云驾雾、空中打斗、一叶渡江的虚渺,更接近人们的生活与想象;剧中的.演员没有舞台表演经验,都是从赛场或体院直接涉足影坛,稚气未脱,但眉宇间透着英气和未经雕琢的质朴。色空的扮演者孙剑魁说,为什么这部电影好看,因为每个演员都是一张白纸。演员们纯正的非职业的表演方式被人们久久怀恋。如今,剧中的演员仍有少数几位偶然出现在武侠电影里,面对电闪雷鸣,时而竹枝上、时而屋檐上打斗的场面,眼神迷离,畏缩,给人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让人倍感时光的暗淡、岁月的苍茫。

《少林寺》的编导、摄影均来自香港。香港的武打明星最辉煌的时期是1980年末至1990年初的10年,30年来没有多大进步,已近廉颇老矣的境地。《新少林寺》取材于民国初期火烧少林的故事,有马车追逐、定亲宴、火烧少林寺等宏大的打斗场面,故事情节乏味,没有灵气,人物苍白,缺少情感。导演陈木胜说:“少林寺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一种禅武精神,就是你怎么去修炼自己,怎么去把个人的潜能提高,这是以前关于少林寺题材所没有拍过的。我希望讲出少林大义的精髓。”《新少林寺》阐述了少林寺的禅武精神和救赎思想是影片唯一的可取之处,其枪战、爆炸、追逐等老掉牙的场面,等灿烂的光影熄灭后,只留下一架赤裸裸的造币机器,和形式大于意义的苍白的灰烬。

武侠电影的纯真年代已然远去,现在用高科技手段、大投资、大制作的方式拍摄的武侠影片,刀光剑影、繁华散尽后给人们留下的只是昙花一现的苍凉与喧哗,没有一丝芳香浓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没有一缕引人深思的深遂的气息。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