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柘林的无奈-散文随笔

柘林的无奈-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2W 次

柘林是徽州的痛,柘林也一直隐藏在新安江边的山谷中,从不张扬。如果不是两个青年教师在柘林的壮举,柘林人是不愿去触及那段历史的。。。。。。

柘林的无奈-散文随笔

明朝初,朱元璋向富甲江南的沈万三募集资金修筑南京城,沈万三不仅应承,而且主动拿钱犒赏三军。沈万三的.举动让朱元璋震惊,于是沈万三被流放云南,大明王朝开始全面禁海。

汪直是从柘林走出去的,这位有胆识的人,利用海禁的松懈,在东南沿海从事海运,短短几年成为首富,人称徽王。而这时朝廷害怕沈万三事件重演,于是派兵缉拿汪直。为了利益,汪直以日本为据点,雇佣日本浪人(雇佣兵),与大明王朝抗争--这就是历史上的倭寇事件。而抗倭的主要人物是绩溪的胡宗宪,尽管同是徽州人,但事件的结果是在歙县商人的周旋下,汪直到了杭州与胡宗宪和谈,在朝廷的压力,汪直被斩于菜市街口,或许是念在同乡的份上,汪直死后被装入棺枢运回柘林埋葬,其后人在其墓碑上刻"王公之墓",而柘林汪姓改为"王",至此柘林人在柘林开始过起隐居生活,而徽商也因汪直事件收张了许多。

离柘林不远就是歙县有名的雄村,竹山书院曾培养许多进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村落却出了另类徽州人--那就是一代名妓赛金花。关于赛金花的身世至今是个谜,这位做过大使夫人的徽州女子,一直不肯将自己的出生地告诉别人,既使是刘半农为她写《赛金花本事》一书,也不肯告诉他。赛金花走了,走得很匆促,而一百多年前的陈年旧事,让徽州人眼前一亮,赛金花成了某个村落的招牌(今年是圆明园遭难一百五十年,而一百多年前赛金花让京城少了一劫。现代徽学研究者认为赛金花是雄村人)。

被两位青年教师砸破墓碑是汪直在日本的后人立的,如今的汪直的墓被柴草掩盖着,而原先准备开的公路也一直没有开通,历史彷佛凝固了,而新安江依旧在奔腾。

"新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对于闭塞的徽州来说,新安江让徽州通畅了许多,文化的交流让新安江变得更秀丽,难怪林语堂过了昱岭关说了一句让徽州人感激的话:这个地方象瑞士,只是树木有点少。

然而,在这秀美的徽州,给人留下了繁华的古雅,又沉寂了多少徽州人的痛。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