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放风筝的散文随笔

放风筝的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7W 次

春来地暖阳气升。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绝好时候。今年刚过雨水,性急的人们已经带着孩子,来到城市广场和田野河坡里放起了风筝。看着这欢快温馨的场面,不由想起半世纪以前我们少年的时候。

放风筝的散文随笔

小男孩没有不喜欢放风筝的,那年月几乎没有卖风筝的,想放要自己扎。最简单的风筝,是用竹帘子上拆下来的竹篾,扎成长方形的架子,糊上一层薄纸,尺把见方,像个大瓦片,底下缀上一些布条作尾巴,就可以跑着放起来了。那时候没有什么高层建筑,连空中的电线都很少,到处可以放风筝;当然,大风筝扎得出奇,互相比赛性质的放风筝还是要到河坡里。

放风筝一定要在春天是有讲究的,不光是春天景致好,更重要的是春天的风劲而稳。放风筝离不开风,冬天风倒是大,但吹得太猛;春季过后,风又变小了,都不适宜风筝升空。惟有开春以后,天空是蓝的,桃花是红的,麦苗青,菜花黄,风儿不大不小,人儿不冷不热,是放风筝的黄金季节。

放风筝不是孩子们的专利,比较大的、漂亮的风筝只有大人才能玩起来,50年前,虽然都是自家扎的风筝,但各有绝招,做工精细,种类繁多,样式美观。那时候,我随父母住在人民医院的老院子里。医院里有几个大人每年都要放风筝,从他们动手扎风筝起,我们孩子们就围在一边兴奋起来。这种大风筝,骨架用竹子,绷面用绢绸,绘制精致,五色缤纷。

放风筝的线也有路数,小风筝用合股的棉线就行,大风筝就要用坚固的丝线,线绕在用木棍钉成的、可以用双手旋转的木拐上,用起来灵活迅速,可以收放自如。扎好风筝拴线的.角度、长短都有一定比例,要准确无误;尾巴重量要配备合适,否则不是放不起来,就是容易栽跟头。

放风筝除了风筝本身和线、拐子硬件要好之外,技术非常重要。放风筝像驾驶飞机一样,起飞和着陆时最容易出事,最怕电线和大树,要善于躲避。放飞的时候,至少要两个人配合,测好风向后,牵线的人在前面跑,拿风筝的人在后边送,力要用一致,风筝借着风力直冲上天,大家就可以在下边尽情欣赏了。

放风筝这个人很关键,他要根据风力,对风筝线的松弛控制得当。风太大的时候,风筝会左右摇摆,突然向高处跃升;如果线拉得很紧,一不小心,风筝就会一头栽下来,这时候不能慌,要顺着风劲随时松线,风筝很快又浮起来了,这叫退一步海阔天空。手段差的人看见风筝要栽跟头,便急忙往回收线,反而造成风筝一头栽到地上,弄不好连骨架都摔碎了。而在风力减弱的时候,风筝会自然下降,这时候要频频扯抖,尽量放线,然后再及时收回,一松一紧,有张有弛,可以维持风筝在风中平稳飞行而不下坠。

风筝的“筝”字,就是古筝的“筝”字,原本是一种乐器。《洵刍路》中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这就是风筝名称的来历了。

50年前,大人们做的风筝,奇就奇在不光能飞能响,还能“送幡”,幡就是用铁丝圈套在风筝线上,圈上附一长香和彩练;等风筝在空中稳定时,将幡放飞,铁丝圈和香被风吹着在空中飘荡上滑,顺着线抵达风筝脚下为止,用送幡的方式,点燃风筝事先带上去的那挂鞭炮,空中会传来清脆的鞭炮声。这是放风筝的最高境界,仰观者无不拍手叫好,欢欣鼓舞。50年过去了,许是孤陋寡闻,我没有再见过比送幡更高级的放风筝的方式。

放风筝的过程,既是一种快乐,又能品味人生。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何不让我们的思绪和风筝一样放飞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