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社会 >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9W 次

热爱生活才能感知美好
  
  由于父母工作关系,在郭小雨出生不久,夫妻俩就将孩子交给外公外婆抚养,直到她三岁多,父母才回国和她一起生活。那时候,郭小雨看到父母会往后缩,和父母不亲,小雨妈妈谈女士特别难受,当报社再次外派工作时,夫妻俩决定把孩子带在身边。郭小雨在10岁时随父母去了伦敦,在英国的学校里学习了三年。
  
  郭小雨刚到英国时,英国老师建议让孩子和同龄人在一起,这样更利于孩子的成长。最初女儿因为词汇量少有时看不懂作业题目,夫妻俩就给她讲讲。大概三个月后,夫妻俩也就不怎么再管她了。事实上,女儿适应得很好,而且乐在其中,很快课业就取得了优秀。
  
  谈女士回忆说,郭小雨在英国上学时特别快乐,课业压力不大,下午三点就放学了,有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自由发展爱好。她觉得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重要。郭小雨从小喜欢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在伦敦时,谈女士经常带女儿去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周末带她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回到国内,谈女士依然会买各种戏剧的门票送给女儿。郭小雨也在全国英语大赛中拿到全国十强。
  
  95分和100分的差别很大吗?
  
  郭小雨小时候是个偏内向的文静女孩,喜欢看书,妈妈希望女儿能够快乐地成长,喜欢做什么就由着她,“我想给孩子充足的空间。”郭小雨上小学后,开始喜欢古筝、国画,谈女士问她要不要给你报个班,郭小雨拒绝了,说我学这些就是为了自娱自乐的,考级我就不学。父母尊重了她的意见。或许是没有考级的压力,郭小雨一直保持着对古筝的兴趣,有时还自己写些曲调,弹奏自娱。直到小雨去英国上学,她没给小雨报过任何课外班。
  
  因为计划让女儿在国内高考,谈女士带着女儿回到北京读初二。眼看就要升高中了,郭小雨还是不疾不徐地看着各种课外书,谈女士也没有给女儿报任何辅导班。周围人看不下去了,说郭妈妈哪是不怎么管孩子,根本就是不管。郭小雨成绩是不错,可也没拿满分啊,家长怎么不给她报几个辅导班再提几分?
  
  谈女士反问,95分和100分有什么区别吗?可如果要从95分变到100分,孩子就得付出很多,会牺牲很多做自己的事和玩儿的时间,谈女士认为这是不值得的。郭小雨从小学起就喜欢看大部头的书,这需要课外时间,谈女士不希望女儿因为做应试题而牺牲了看书的时间。小雨很争气,中考顺利考上了一所市重点高中,考试一结束她就想去英国玩。
  
  这次,谈女士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又看不下去了,问她,暑假不补课吗?郭小雨不考实验班吗?谈女士才知道,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在正式上学前还有一个分班考试,进了实验班一只脚就进北大清华了。她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玩比较重要,还是按照原计划让郭小雨去了英国过暑假。郭小雨在英国玩得很尽兴,回国后参加分班考试,她考进了实验班。
  
  一次游学爱上耶鲁
  
  谈女士夫妇和郭小雨曾经都以为会在国内高考,即将上高二时,老师建议谈女士让郭小雨读出国班。出国班的学生从高二起就能专心为留学做准备,而不必兼顾高二、高三的课程,同时也不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谈女士征求了女儿意见,小雨更愿意体验完整的中国高中教育。谈女士于是对老师说我们不出国。
  
  但就在高一的寒假,郭小雨去美国参加一个活动,顺便参观了几所大学。她一下子爱上了耶鲁,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
  
  高二起,郭小雨开始了兼顾高考和出国留学的学习生活。由于出国考试体系和国内的教育系统不同,郭小雨需要兼顾课业和托福、SAT考试,时间非常紧张。谈女士发现自己对留学知之不多,在决定女儿未来人生走向的这一年,她改变了以往无为而治的做法。
  
  因为孩子学习时间太紧张,谈女士开始上网搜索托福和SAT考试真题给女儿做,帮女儿报了学习班,去听各种留学讲座尤其是过来人的案例分享,回来讲给女儿听。一次她听到了一个讲座,意识到自己和孩子对于留学规划都没有完整清晰的认识,就帮女儿报了一个专门针对计划申请美国名校的高中生进行DIY申请指导的留学班,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就是素有“哈佛妈妈”之称的周容。周容出生于教育世家,以擅长指导学生申请美国顶尖名校而在留学生群体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她自己的女儿正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读研究生。
  
  实力全面险中求胜
  
  谈女士说,女儿其实有拖延症,如果不是真正喜欢的事,会一直拖着,直到拖到拖无可拖,熬夜完成。有时她也会很生气,让女儿早点做完该做的事。但她没过多计较,因为对于喜欢的事,郭小雨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比如创办公益社团,组织兴趣小组,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对这些事,谈女士总是鼓励女儿好好做。
  
  在选择提前申请哪所院校时,郭小雨和她父母对耶鲁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尽管郭小雨的标准化成绩不错,托福考了117分(满分120),几门AP课也拿到了5分的满分。但SATI2260(满分2400)的成绩在善于制造高分神话的中国学生当中不占优势,而且她的成绩绩点GPA算不上最高。郭小雨说,她的学习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所以一度决定ED申请排名第三的文理学院。
  
  最后,周容鼓励郭小雨,说你可以试试耶鲁,是否申请你来决定吧。但周老师没告诉她,她的成绩有点冒险,不过指出她能力非常全面,阅读量非常大,思考能力强,一口标准伦敦腔的口语听起来优美而高贵,这些都是她多年沉淀下来的闪光点。
  
  谈女士夫妇俩最终支持女儿REA耶鲁,并且在去年12月中旬,耶鲁的录取通知书就早早地回报了他们的决定。
  
  让孩子一步步踏实走路
  
  在谈到郭小雨这个留学案例时,周容老师谈到在帮助学生准备留学的过程中,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她很赞同郭小雨父母的教育方法。在她看来,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有优秀的父母。
  
  她指出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时的两难。中国父母总想保护孩子,往往无意识地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道理有时会包含明哲保身甚至投机取巧的成分。他们把成人间的游戏规则过早地输入给了孩子。除非家长和孩子都具备足够强大的心理和更高的格局,才能抵抗住社会趋势的影响。
  
  但有一种诱惑,几乎让中国家长全体沦陷,也包括周容。以考试为中心的中国教育催生出了急功近利的学习方法,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当所有的孩子都去参加辅导班时,生怕落后的父母“绝对抵制不住这种诱惑”,从而忽略了孩子需要一步步踏实走路,而不是人工催熟。
  
  周老师谈到自己女儿在准备出国时,她只告诉女儿申请的流程,时间安排,需要注意的节点,对她的文书提了点建议,总之对学生怎样指导就对女儿怎样指导。女儿后来抱怨,你对我还不如对你的学生尽心呢。周容认为申请就是需要女儿自己来完成,她的能力能到达什么层次就申请什么层次的学校,如果帮助她申请更好的学校,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最后,周容的女儿成功申请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14年美国大学综合排名12)的本科,周容觉得和女儿的能力比较匹配。等申请研究生时,周容一概不管不问,她对女儿说,你在美国读了大学,就该有能力独立去申请研究生。最后,女儿申请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2013年排名18)。
  
  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成长动力
  
  周容觉得中国家长有时对孩子保护过度,什么都想着替孩子安排,过多的关注使得孩子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假如家长能想明白他顾不了孩子的一辈子,就会放平心态,让孩子去经历、去吃亏。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大的事,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去做,在他需要帮助需要树立价值观的时候帮他一把。她觉得这就像她小时候学骑自行车,老师告诉她等你摔几次就学会了,周容跟老师说,我肯定不摔倒就能学会,老师没理她。回到家她让两个哥哥帮她扶着自行车,但是无论怎么防范保护,她还是摔倒了,摔了几次后果真学会了。周容做了母亲,帮助很多孩子申请留学后,逐渐理解当年老师的心理。她觉得教育孩子就像教孩子学自行车一样,越害怕孩子摔倒,孩子要么学不会,要么摔得更厉害,孩子需要犯错误的机会,晚犯错不如早犯错。
  
  什么才是优秀的家庭教育呢?周容认为是培养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高尚的情操。
  
  而郭小雨在申请文书里,强调了自己的环保公益活动和对阅读的如饥似渴。她写道,我不敢说自己聪慧过人,只是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与无法满足的好奇心,爱公益,爱文学,爱物理,爱音乐,爱政治,爱异国文化,爱思考,也更爱真正的改变。
  
  郭小雨对妈妈说,她最感激父母的是,他们以无为而治给了她足够的空间,呵护她的兴趣爱好,让她自由成长。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