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文苑 > 微雨不看,安闲同归

微雨不看,安闲同归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9W 次

无论是做人,还是在成就上,这两位都绝对称得上大师。如果以他们为标杆,对当下的文化界进行一次打假,那么,现在那些满天飞的“大师”,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可以确认为山寨。
  
  这两位大师离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久远,一位是沈从文,另一位是钱钟书。
  
  这两位大师,一位“从文”,一位“钟书”;一位迫于政治压力,不能“从文”了,只好去研究服饰,可照样是大师水准。一位年轻时闲得无聊,随手写了本小说,玩儿似的,就给我们树起了一座高峰。
  
  如果说他们之间还有什么联系,那就是他们还同在一个小区住了二十年。同一个小区的,又认识,应该交往频繁吧?但事实是,他们只互相串过一两次门。
  
  这不合常理啊,同行嘛,应该多交流交流,打打麻将,喝喝小酒,顺带着就把学问给切磋了。但可惜的是,一来他们没这爱好,二来,他们的时间也的确比较紧,他们只知整天躲在书斋里埋首于学问,无暇他顾——大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但他们又不是完全没有交往。春天,沈从文会拿上几包湘西的新茶和春笋,放在钱钟书家的门前台阶上,回来打电话告诉他开门自己拿……很奇怪是吧?但仔细想想,又不奇怪,这就是传说中的君子之交。
  
  他们也有过共同出面应酬的事情:一天,他们去宾馆看望一位二十年没见面的老友。老友赴宴去了,等了一小时才回来。老友回来说他左边坐着谁谁谁,他坐那谁谁谁右边,就三个人,上了一桌子菜。
  
  那谁谁谁,当然是位名人。否则不会特意说出来。沈从文坐不下去了,望了眼钱钟书,说:老钱,走?钱钟书说:走。他们从宾馆出来,怅怅地,一言不发,各自回到家中。
  
  之所以要重提这些陈年往事,除了向大师致敬,还有怀念——在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我们尤其怀念大师。

微雨不看,安闲同归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