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文苑 > 魏敏芝的童话

魏敏芝的童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4W 次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女主角魏敏芝这位来自河北张家口一个偏僻小山村的农村女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那时,13岁才上初一的魏敏芝,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将会给她的命运带来怎样的转变,更没想到数年后,她以一个与电影制作相关的崭新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当年初上银幕
  
  1998年,张艺谋为拍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来到河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挑选女主角。那时,本就一直生活在较为闭塞的农村的魏敏芝,加上年龄小,对外面的世界不是很了解。当副导演郦虹阿姨,把魏敏芝及其妹妹两人带到张艺谋导演房间时,指着张艺谋问她:你认识他吗?魏敏芝盯着这位国内外知名的大导演看了半天,居然说:不认识!
  
  开始,张艺谋并没挑中魏敏芝,但在最后一次试镜时,魏敏芝的大胆表现打动了张艺谋,才决定由她当主演。在四个月的时间里,魏敏芝完成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拍摄,让周围的人非常羡慕。可电影拍摄完回家后,妹妹的一句话让魏敏芝感到些许遗憾。
  
  和魏敏芝是双胞胎的妹妹,对拍完电影回到家里的魏敏芝说:姐,你知道吗?我吃到草莓了。魏敏芝诧异道:你是什么时候吃到草莓的?妹妹说:咱家院子里种的草莓树结草莓了,可好吃了。从没吃过草莓的魏敏芝听了,不禁心里馋道:真可惜呀,因为拍电影错过了,否则,我也可以吃到草莓了,而且还是自己家里种的草莓。
  
  能够成为张艺谋影片的女主角,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可当时在乡里读初一的魏敏芝,并不清楚这些。重新回到学校后的魏敏芝,却遭遇到难题。第一天走进教室,魏敏芝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下,坐在一个同学让出的她原来的座位上。因拍电影缺了几个月的课,老师讲的那节数学课,她什么都没听懂。想到还有一周时间就要考试了,老师在上面讲课,魏敏芝在下面哭泣:完了,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上次考试是全年级的前五名,还得了五块钱的奖学金,这次可能什么都拿不到了。此时的魏敏芝,没因为拍电影而感到自豪,反觉得拍电影让自己跟不上学习成绩下降而觉得难过、惭愧。
  
  魏敏芝拍完电影后的翌年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全国公映了。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山村代课教师的故事,拍摄现场水泉村,离魏敏芝家只有7。5千米,剧情也几乎再现了魏敏芝的小学生活场景,使她在影片中近似本色的表演获得了成功。该影片获得了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6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等奖。随着影片的公映,魏敏芝这位普通的农村女孩,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长大欲考导演
  
  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上映期间,魏敏芝和摄制组的叔叔、阿姨出去宣传了15天,回来时,看到家里收到了很多关于自己以后上学问题的信件:很多艺校,其中包括北京的几所学校,皆来信说愿意招收魏敏芝去上学。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魏敏芝一夜成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很多人都关心着成名之后的魏敏芝:下一步的选择会是什么?
  
  而处在一片叫好声中的魏敏芝,对自己的未来却有些茫然。是导演张艺谋“还是应该继续读书”的话,让年仅14岁的魏敏芝,不久后选择到省城石家庄的精英中学,开始了新的学习。然而,从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来到省重点中学读书,魏敏芝感受更多的不是女明星的那种荣耀,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冲击。
  
  刚转学到石家庄精英中学时,魏敏芝不可避免地有些不适应。此前,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她说的都是方言,到石家庄后,同学们都必须用普通话交流,魏敏芝为此还闹过笑话。有一次上课老师提问,魏敏芝非常积极地举手要求回答,老师就把她点了起来。没想到她那一口带方言的普通话,答案说不清楚,惹得大家笑成一片。开始她还觉得诧异,后来才知道:是自己的普通话说的不标准。此后她就加紧练习普通话。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差距的魏敏芝,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学习上,后来她又顺利考上了精英中学的高中。
  
  时光匆匆。转眼间,进入了高三备考阶段,已经19岁的魏敏芝,把自己的高考目标告诉了老师:她想实现自己当导演的理想。她认为中国这方面的最高学府是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戏剧学院,她想到北京电影学院去应考试一试。魏敏芝的这个选择,与她13岁时与电影的第一次接触着很大的关系。那短短几个月的电影拍摄,在她身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她认为自己更适合报考导演系,而不是表演系。可当她决定去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面试时,没想到家人和老师都不太赞成。
  
  开始爸爸对魏敏芝说:你最好不要干导演这一行,别做这个梦,老老实实地去考师范类学校,将来像你姐一样教书得了。魏敏芝一个劲地央求道:老爸,你让我试试嘛!最后爸爸被说动了:那好,你就花几个钱去吧。姐姐也一直觉得魏敏芝不适合报考艺术院校,认为她老实、木讷,不会表演,同学们皆是如此看法。
  
  从外表上看,魏敏芝确实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而表演艺术类的院校招收学生皆比较注重形象,所以大家都如此认为:虽然魏敏芝在《一个都不能少》里能够成功,是因为她非常本色,但并没有表演艺术方面的天赋,那只是把她本色的东西完全展现出来而取得的成功。但魏敏芝还是执拗地决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一下。
  
  初考导演受挫
  
  2004年2月,魏敏芝和其他许多抱有导演梦或明星梦的学生一起,前去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专业课的第一次面试。报考导演专业的有800多人,最后将录取几十人,让魏敏芝高兴的是:初试的考题并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她非常顺利地通过了。但除了在13岁时主演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外,魏敏芝并没有多少电影知识的储备,能否通过颇具难度的重在测试考生艺术功底的复考,她心里毫无把握。有个正好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的记者对魏敏芝道:你知道什么什么吗?说了一大堆电影专业的术语,说得魏敏芝云山雾罩地连连摇头:不知道,不知道……对方说:我帮你辅导一段时间吧。遂借给魏敏芝一些关于电影创作基本认识方面的书籍,魏敏芝开始进行突击学习。
  
  两天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魏敏芝前去参加导演系的复试。陪她去的姐姐一直在考场外焦急等待着。然而,让魏敏芝遗憾的是:三试的榜上并没有她的名字。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这次尝试,引起很多媒体的关注,一些记者纷纷来采访她。可看完录取榜后的魏敏芝,没和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任何话,就跑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一个小时后,她就与姐姐踏上了返回石家庄的火车。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出乎她的意料。
  
  回到河北的学校后,在较为闭塞的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每天只能看新闻联播,其他消息都不知道的魏敏芝,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自己的报道和图片,觉得自己在报考了电影学院失败后,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网上的一些舆论评价说:魏敏芝只不过靠一部电影偶然出名罢了,本身缺少艺术天赋,不适合走艺术道路,考电影学院落榜是理所当然的……
  
  外界的众说纷纭和北京电影学院面试的失利,再加上高考前的学习压力,让19岁的魏敏芝一时难以承受。当天晚上,她连自习课都没上,一个人坐在操场上,想着想着心绪难平,情不自禁地围着操场跑了起来。她不知道跑了多少圈,只想在拼命地奔跑中,发泄一下心中的压抑。高考前心情本就紧张,而网上的那些言论,不仅是批评、讽刺,而且还涉及对自己人身方面的攻击,甚至有人在骂自己。此时,无助的魏敏芝,不是觉得很无辜,而是觉得自己真的是做错了:自己不应该去考北影,否则就不会惹出这么多事。
  
  心情沉重的魏敏芝,到学校办公室向老师哭诉了自己的苦闷与疑虑:这次报考电影学院,难道真是个错误的选择?劝慰着她的老师觉得:魏敏芝是从心里希望走上这条艺术之路。但此时老师想:若对魏敏芝说她是选择错了,就会进一步加重她的心理压力或对她造成进一步的心理伤害,故老师一直鼓励她说:你选择是对的。
  
  终于梦圆导演
  
  就在魏敏芝因为没有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认为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感到彷徨和失落时,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初张艺谋拍摄完影片后与她的一次谈话。在那次谈话中,张导演勉励她回到学校后要好好学习。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魏敏芝的心态慢慢平和了下来,她更加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做些什么了:要振作精神,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魏敏芝让爸爸给她买了一个手电筒,每天晚上熄灯后,为了不影响别人,她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直至看到眼眼皮打架,困得两眼实在睁不开了,才关掉睡觉。在高考前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她用坏了三个手电筒。尽管她每天晚上在被窝里看书看得很晚才睡,但翌日清晨不到5点半她就醒了,又打开宿舍阳台上的灯就着看书。那段时间,魏敏芝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就在魏敏芝一心向高考冲刺的时候,她又看到了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的一份招生简章。在经历一次挫折之后,是否还去尝试一次呢?为此心动的魏敏芝反而有些犹豫了。此时,爸爸却鼓励她说:要么你再去试试,要么你以后就不要后悔。听了爸爸的话,魏敏芝想:只有给自己多一条路多一种选择,才能以后不至于感到后悔。而且她自己心里也明白:按照自己的理想所作出的选择是对的。
  
  魏敏芝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编导系。她自导自演了电视电影《夜的童话》。这个电视电影是根据她自己的生活经历改编而成,特别讲述她毕业后投考电影学院导演专业落榜后,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走出过去参加高考,和同学们“一个都不能少”地实现了自己“夜的童话”。“如果可能,10年内我要拿出一部让自己满意的作品。”魏敏芝说。

魏敏芝的童话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