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文苑 > 一半给时光,一半给遗忘

一半给时光,一半给遗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08K 次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王建的这首诗有饱满的山村诗意,闲闲的,水灵灵的,像雨后怒放的栀子芬芳,古朴静婉,让人心安。
  
  栀子,是乡村里盛开的糯米酒,微微地抿上一口,漫山遍野便都是五谷丰登的喜悦,醉人亦宜人。鸡鸣犬吠,青山竹溪,雨后的村庄,小路之上,走过浴蚕的戴花姑娘,纤细的腰肢,如炊烟一般袅娜。
  
  南国的初夏,清晨的悠长巷弄里,经常可见卖栀子花的老人。古旧的小篾筐,垫了张蓝色的印花布,皎洁的栀子花一朵一朵地簇拥在布上,蘸着夜间新鲜的露水和老人舒展的笑容,生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氤氲气息,安静而祥和,直让人迷恋。
  
  那样的栀子花,一元钱可买得数枝,含苞未放的,开放的,都带着干净的稚气,簪在头上,无端地动人。买一把养在水瓶里,立刻满室流芳,似置身清凉静好的画堂,风从窗外蜿蜒而来,闻一腔饱饱的香,像一种意识的回归。到某一个年代与地点,思绪绵软,被旧事缠绕浸泡着,鲜嫩得不忍触碰,慵懒得不想翻身。
  
  但还想跟古人借一点儿情怀与情调。宋人李石有诗《捣练子》:腰束素,鬓垂鸦。无情笑面醉犹遮。扇儿斜,瞥见些。双凤小,玉钗斜。芙蓉衫子藕花纱。戴一枝,薝卜花。
  
  薝卜即栀子,据说栀子之种来自天竺,此花素白自持,有芬芳可清虚静气,乃参禅妙香。
  
  看,她心里分明就有莲花端然,脸上却是倾国倾城的样子。那样的风情,在宋代吗?清淡的富贵,禅意的风流,合在一起自是曲径通幽,清阔无边。扇儿斜,玉钗斜,花枝斜,一个眼神斜飞过来,哪里招架得住,连心尖都是颤的……
  
  古人养花亦有讲究。在南宋时期,韩淲就写了《轩窗薝蔔,瓶浸佳甚》:“铜壶更浸新薝蔔,香扑书帘画格间。”栀子折枝后,用小槌将根部捶碎,擦上盐巴,先入花而后入水。琥珀色的铜壶,壶底刻有鲜活游鱼伴花枝,再于壶中盛三分青色的天光,七分初夏的瓦檐雨,吧嗒,吧嗒,吧嗒……花香如水月四溅,珠帘琳琅,满屋子的滴漏之声,那样的书,读在眼里,一字一句都透着玲珑可意,清凉饱满。
  
  我喜欢席慕蓉的《盼望》: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初夏的温度,爱情的悲喜,开满栀子花的山坡,白衣飘飘的少年,渐行渐远的泛黄光阴。一回首,那咫尺的山色与遥远的年华,都曾是那样经得起挥霍……
  
  我亦喜欢刘若英的那首《后来》。非常洁净的歌词,栀子花,白花瓣。诗词文字,如此芬芳。我们总是一遍一遍地沉溺其中,企图推算出光阴的流转变迁,企图知晓那些日益沉淀的感情,曾有过怎样的蛛丝马迹,却终是美丽的徒劳。那是岁月设下的迷局。
  
  “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爱你,你轻声说,我低下头闻见一阵芬芳。”在安静的夜里,听她轻轻地深情地唱啊唱,便会在没有栀子的季节里,一低头就闻到栀子芳馥的清香。那种娓娓道来的清香,盛开出柔软的云白之色,像覆雪的灵魂,风一样奔跑过尘世和诸类情感……
  
  然后,一半给时光,一半给遗忘。

一半给时光,一半给遗忘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