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视野 > 误读的力量

误读的力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8W 次

地域性的歧视哪儿都有,但是我没想到,在中国,也有对印度的歧视。拿到印度签证之后,该不该去打一针防疫疫苗,就成了一个话题。
  
  关于印度的卫生状况,早已听说。在关于印度的水源十分可疑的诸多传说中,有一个最让人心惊胆战的是刷牙都得用矿泉水,“因为,牙龈有可能被感染”。不打针吧,谣言可怕,打针吧,听说要头晕好几天。我在权衡了几天后,想起奥运会期间,3个美国人听信谣言,戴着口罩出现在热烈欢迎他们的北京人面前。我不想犯单纯无知的美国人的错误,决定不打预防针。
  
  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我到印度一星期之后,终于穿上了与印度姑娘一样的纱丽时,那些关于防疫的知识,就被抛到脑后。但是初到印度时,受传言影响,出了机场门,我们就不敢喝任何水。好不容易到了饭店,在烦琐的入住手续完成之后,又渴又饿的我,进入房间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叫客服中心送矿泉水和三明治过来。在得到确认后,我才坐下来打开行李。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我再次打电话到客服中心确认。电话里再一次回答:厨房里正在做呢,5分钟内水和三明治就会送来。无数个5分钟过去了,又渴又饿的我,累得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喝卫生间的水,然后止床睡觉,要么像等待戈多一样地等待下去。就在我准备选择前者时,门铃响了。进来一位侍者,只见他一身雪白笔挺的衣服,一只手背在后面,另一只手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是雪白的浆得很硬的餐巾垫底,放着一小瓶矿泉水和一小片三明治,再一看,那三明治就是3片薄面包里夹着两片涂上奶酪的鸡肉。我顿时哭笑不得: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才能做好这么简单的东西。
  
  我后来才知道,在印度,一切社会分工都是神圣不可改变的。你若要他去帮助别人,他就会告诉你:《薄伽梵歌》说,“尽你所尽之责,不要去管其他人的责任”。正是这种只尽己责的态度,造就了印度人低效率的办事风格。而且,活雷锋这样热情助人的行为,在印度是不守职责的另一个解释。
  
  在印度开会期间,有一位印度学者谈到要警惕西方对印度的叙述中几种非常有害的误读:1叙述一个奇异的、有着异国情调色彩的印度;2非常现代的、光艳的印度;3一个由贫民窟形成的贫困的印度。
  
  去印度之前,我刚好看了《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这部时髦的电影,正是集这3种误读于一体,制造出了当年电影业的最大泡沫。影片获奖后,连“贫民窟游”这样的商业项目也变成了热门。当臭水沟和棚户区也被这个时代消费了,湿婆神还能舞蹈出什么样的光环呢?
  
  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没有《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中穷小子过关斩将赢得千万元大奖的故事。真实的选秀获奖者一定是那些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家庭背景属中产阶级的人。在印度,语言,尤其是英语,几乎是衡量一个人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印度社会的下层人几乎不讲英语,更有大量的文盲。受过教育的印度下层人是以本民族语言为交流媒介的,而印度有23种未被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它们都不被其他族群理解和使用。事实上,印度给我的感觉,就像有两个印度,一个是生活在金字塔尖的穷尽奢华的上流社会,一个是贫民窟和臭水沟旁蝼蚁般活着的底层社会;一个是说英语的印度,一个是说印地语或别的什么少数民族语言的印度。当然,对于我来说,还有另一个印度,那是我去签证时,在印度领事馆拿回来的一本《今日印度》,我从那儿了解了另一个印度——官方印度。那上面在不得不提到贫民窟时,使用了一个温和的字眼“棚户区”。此外,我从那里知道了,印度官方在50年前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我在现实中看到的却是:印度人无法用种族来代替种姓。“印度”这个词无法真正让他们获得认同感,种姓基础、语言和宗教才能表达他们的诉求。
  
  文化的差异性及公共建设的落差,还有交通状况的滞后,在我们从德里去往阿格拉的路上,又一次呈现在眼前。印度的农村基本处于一个自给自足、人畜和睦相处、动物粪便用以施肥、麦秆用来铺盖房屋的自循环系统。当我们的车被堵塞在一个又一个乡村小镇时,巨大的魔幻现实主义场景就出现在眼前:如山一样的垃圾,蝼蚁般在马路两边穿梭的穷人、汽车、摩托车、人力车、人货两装的货车、牛拉人的车、人拉人的车、可以一次挤进二十多个人的简易三轮摩托车,人畜并进,在乡间路上绽放着一片混乱。没有任何交警或别的交通管理形式对这一片混乱和危险加以制约。一群群在你车窗前翻跟斗和扭曲着肢体的小孩,跟在你身后不离不弃地讨要卢比,混合着尘埃、喧嚣、人畜粪便气味、发酵的食品味,一切都在考验你的神经。
  
  从印度回来后,曾在一次聚会上,我把在阿格拉的路上看到的一些贫困现象告诉成都的朋友,他们马上露出一副怀疑的表情,好像认为我也有一种富国心态,也用一种猎奇心理在看印度。在座的另一位朋友,气愤得拿出手机来,说马上给我查印度的GDP,“比中国大多了”。
  
  GDP用来说明一切,看来不只是官方的态度,数据能说明的问题,现实中也许什么都说明不了。奇怪的是印度人的极端自信与中国人的极度自贬相映成趣。下面是我朋友告诉我的一个笑话:一位从来没有来过中国的孟买商人,当听朋友从上海回来谈到上海的发展之后,说:“嗯,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过10年,上海就会赶上孟买了。”其实,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人经常处于误读的状态中,即便身处其中,你也未见得能了解自己的国家,更遑论他人的国家。
  
  在许多西方人和更多的中国人眼里,印度是一个让他们神往的地方。印度代表的是美轮美奂的神庙和天下无双的泰姬陵,以及超凡脱俗的宗教境界,那是在充满物欲贪念的世界里让人心驰神往的另一个世界。所以,人们不愿意看到还有另一个印度:一个既有世界最大IT中心,又有世界第二大贫民窟的印度。印度学者所说关于印度的叙述中有害的误读,并不只有3种,而是无数种,正是无数的误读构成了我们印象中的印度。正是这些误读的力量,构成了印度的魅力,使得印度在一片争议声中悄悄地积累着它的GDP。
  
  印度,这是一个难以解读的国度,任何轻率的结论都是危险的。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诗为证:“真理激起反面的风暴,借以散播它的种子。”

误读的力量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