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成长 > 本能常有理智不常有

本能常有理智不常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2W 次

追求利益和自保,是人的本能,把握了人性的本质,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
  
  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兵压境,扬言要与孙权会猎于江东,黑云压城。?
  
  是战是降,孙权内心深处犹犹豫豫。战,取胜机会实在渺茫得很;和,孙家置于何地?孙权置于何处?
  
  生死存亡之际,人人都在打自己的算盘,个人利益是最真实的筹码,起着决定作用。别怪人家那么市侩,这是人的本能,本能之上才是理智,本能常有,而理智不常有。在战与和之间,选择降的占多数。尤其是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们主张纳降,美其名曰为避免黎民遭战火荼毒。而一众谋士唯张昭马首是瞻,随声附和说纳降正合天意。
  
  孙权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内心深处很纠结,很受伤,其兄长临终前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平日智谋百出的张昭,一遇强兵压境就吓破了胆,这让孙权极其失望。?
  
  在周瑜尚未归来之前,鲁肃一言挑破了江东上层人物之间的各种心思:“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
  
  孙权明知故问:“何以言之?”
  
  鲁肃回答:“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
  
  鲁肃分析得很透彻,不只看透时局,更是说透了人性,在种种利益权衡之后,堂下为臣者到哪儿都可以称臣,堂上称孤者一旦归为臣虏,则生不如死,除非有后主阿斗那种装傻充愣的本事和修养。孙权早看透了这些,只不过度量大,不便明言罢了,但仍然有些小感动,牵着鲁肃的手感慨说“此天以子敬赐我也”。随即与周瑜沟通好,决意与曹操决一死战。?
  
  大难来时,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或者趋利,或者趋义,孙权所以成为一代英雄,在于他明白这个道理,也具备相应的气度,赤壁战役取胜之后,孙权并没有加罪于张昭等投降派人物,照样使用他们。
  
  不只是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行也有相似之处。
  
  曹操的实力与袁绍相比差距不小,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对抗。官渡之战获胜之时,曹军从袁绍营中搜出一束信札,都是许昌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左右建议,对这些左右观望预留后路之人,对着现成的铁证,正好逐一对上名姓抓起来杀掉。曹操力排众议:“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理解万岁啊,杀吕伯奢全家时毫不手软,换一场景却能忍下来,确是不同凡响,遂命当场全部烧掉,更不再问。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过于残酷,在于它切中了人性中的要害,破灭了一切幻想。谁说不是呢,人之趋利,若水之走下,明了这个道理,方能建立一个合适的价值观念。
  
  每每读史,尤其是国家处于多事之秋的动荡时期,常困惑于那些位高权重之人首鼠两端、里通外国的举动,其实这就是人的本能反应,休要把他们看得太高喽。

本能常有理智不常有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