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精英谭 > 哈佛学霸用垃圾造了一座楼

哈佛学霸用垃圾造了一座楼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68K 次

在台北市,有这样一座大楼,看起来和一般的大厦并无区别。但是仔细一看,这座9层楼高的建筑,墙体上的每一块“砖”,居然都是一个塑料瓶!
  
  这座环生方舟的设计者黄谦智,自己也没想到,这座由150万个塑料瓶搭成的轻飘飘的大房子,原计划一年拆除,结果8年过去了,依然坚固如初,还让他捧回了2010年英国《金融时报》的“地球奖”、2011年《华尔街日报》的“亚洲创新奖”。这种让废弃材料重获新生的新技术,震惊了全世界。
  
  2004年就拿到哈佛建筑学硕士学位,黄谦智本该成为一位建筑学教授。当他在课堂上讲起“垃圾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时,学生们表示“听不懂”。因为当时,还没有人做过那样的尝试。
  
  人们总以为,我们已经在做垃圾分类回收了,但这远远不够。许多人费劲地去降解塑料,让大自然更好地“消化”这些垃圾。黄谦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想做的,是让每一块“垃圾”,被使用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一个塑胶咖啡杯,在你手上的时间可能只有10分钟,但是回收后改造成衣物,便能使用1年。衣物再次回收改造成家具,便能使用10年。家具再次回收改造成建筑,便能使用50年。
  
  黄谦智下定决心,做一栋100%回收材料的环保建筑。它没有一砖一瓦,墙体材料都是用市民们募捐的垃圾做成的塑料瓶。价格是玻璃帷幕的1/4,隔热效果却要好4倍。它没有黏合剂,利用榫卯构造互相扣合,连屏幕的供电,都使用了最环保的太阳能。
  
  这座全世界最轻最大的塑料房子,通过了建筑法规,防火、防水完全合格。这让各国媒体都兴奋不已,美国《国家地理》甚至专门为他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他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环保英雄!”
  
  正是这部纪录片,让成龙找上了黄谦智:你有办法让青藏高原上的垃圾,也变成建筑材料吗?
  
  高寒的气候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让高原上的垃圾难以自然降解,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回收垃圾,还要做成环保再生材料,谈何容易?
  
  黄谦智带领团队经历了无数方案被否定的过程,耗时整整两年做研发,终于做出了这样一个回收系统:在第一个机器里,一扔、一磨、一洗、一烘,塑料瓶就变成了塑料碎片,接着把塑料碎片放进模具,在第二个机器里烘烤40分钟,就能烤出环保再生砖。5个瓶子=1塊环保砖,1小时=184块环保砖。这些回收塑料做成的环保砖可以像普通瓷砖一样,被砌到室内室外的墙面和地板,而且更防水、更轻便。
  
  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我们每天都在制造的垃圾,真的可以变废为宝!而不是在海洋和土地里等上数百年去降解。
  
  黄谦智于是把这套回收系统搬到高原上,取名为“环生零耗机”,他说:“就是要取个酷炫的名字。”缺氧低温的高原环境,夜晚没有太阳能供应,供电系统被意外切断,重型机器压坏了底板……经历了重重困难,环生零耗机终于能在高原独立运作了。零排放、零垃圾,连清洗用水都是100%循环利用的。
  
  黄谦智还有诸多奇思妙想。他用废弃的DVD造了一座训练中心,用塑料瓶堆了一个机场转运站;用回收的旧鞋,给Nike造了一个旗舰店;他把酿啤酒的废弃物,做成了椅子;他把废弃的烟头,做成了空气净化器。看似并不相关的垃圾与建筑,在这位环保魔术师手下,变成了环保的艺术。

哈佛学霸用垃圾造了一座楼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