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人与社会 > 用特写镜头发现财富

用特写镜头发现财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2W 次

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节目播出仅5分钟,导演陈晓卿便接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神秘电话。此人称,他是一位专业出版商,正在上海出差,刚刚看了节目,觉得很不错,所以想与他们合作出版这部纪录片的图书。
  
  对此,陈晓卿觉得意外:他之前拿着样片找过一些出版大腕,但他们都委婉地拒绝了。没想到今晚节目开播才5分钟,就有独具慧眼的出版商主动找上门来。陈晓卿当即表示,到时会优先考虑他的合作请求。
  
  在《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的第二天上午,“舌尖”便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后知后觉的大量出版商闻风而动,开始蜂拥跟进。200多家出版机构争抢该图书的出版权,竞争很快就进入了白热化。
  
  最终,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公司与光明日报出版社获得了出版官方授权。在图书的出版筹备会上,陈晓卿向大家透露了那个神秘的人物:“节目播出当晚,北京凤凰联动的总裁张小波,就是那位第一个打进电话的出版商!”
  
  时间就是金钱。接下来,两家出版商争分夺秒地抢进度。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舌尖上的中国》便出版了。2012年6月19日晚,《新闻联播》用了16秒报道了图书版《舌尖上的中国》后,公司的电话几乎被订货商打爆,图书的订单从原先的20万册一下剧增到80万册。
  
  说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同样的一部片子,为什么当时别人就没有看出其中蕴藏着的商机呢?
  
  事实上,张小波很早之前就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作家出身的他,加上长达20年出版经验的积累,最终培养出了灵敏的商业嗅觉,练就了不同于常人的独到眼光。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写镜头,关键是你用它去发现什么、捕捉什么。张小波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舌尖上”的财富,其实也验证了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厚积才能薄发,眼光成就未来!”

用特写镜头发现财富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