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人与社会 > 中国笑点

中国笑点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18K 次

不懂幽默、不会笑是一种病,有病得治。
  
  人是会笑的动物,中国人却好像不会笑也不怎么笑。柏杨说:中国人之所以笑脸少,可能是因为百年来战乱频仍,哭的时候多,依生物学“用进废退”的定律,以致想笑都笑不出。
  
  在中国,笑是一种奢侈品。宠辱不惊、不苟言笑,是中国人长年修来的生存哲学。“君子不重则不威”,如果你天生就长了一副苦大仇深的石膏脸,再加上患有咽喉炎,不爱吭声,只要背手来几声厉咳,旁人便猜:这人,城府深,后台大。
  
  在“麻辣导师”鲁迅眼中,中国人的典型性格是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冷漠麻木、圆滑世故。“幽默大师”林语堂在《中国人》中指出:“中国人在政治上是荒谬的,在社会上是幼稚的,但他们在闲暇时却是最聪明、最理智的。”
  
  笑得粗鄙,总比哭好
  
  在苦难深重的中国史书上,笑是其中残破的一页。
  
  杜甫是“大庇天下寒士”的愁脸,范仲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苦脸,鲁迅是痛恨“麻木看客”的悲脸,蒋兆和的《流民图》里是一张张灾脸……重忧而轻乐、先忧而后乐历来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自觉精神追求。有学者认为,“忧患意识”是中国的文化内核,“欢乐意识”则是西方的精神内涵。
  
  因为太久没笑,中国人的面部肌肉已经僵化,笑相看上去不免让人觉得乖戾奇异,笑声听起来也不免让人觉得嘈杂刺耳,笑点琢磨起来不免让人觉得飘忽不定。人们的笑相虽然粗鄙,但笑总比哭好。
  
  中国喜剧的“笑果”
  
  笑是喜剧最锋利的武器,讽刺批判、乐观自信、理性超脱和自由狂欢是喜剧的精髓。喜剧笑一切可笑之人,笑一切可笑之事。
  
  在中国,检验喜剧“笑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春晚喜剧小品。喜剧小品从1964年中央电视台《笑的晚会》和王景愚的哑剧小品《吃鸡》开始萌芽,80年代初王景愚、游本昌哑剧小品和陈佩斯、朱时茂喜剧小品走红,90年代至今赵本山小品火爆。
  
  在中国,检验喜剧“笑果”的另一个重要窗口是喜剧电影。传媒专家尹鸿认为:“内地的类型片唯一能做好的就是喜剧。内地的类型片里面,出色的基本都是喜剧。”冯小刚爱玩京味贺岁喜剧,姜文爱玩反讽喜剧,宁浩爱玩黑色喜剧,徐峥爱玩公路喜剧。
  
  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最多苦情剧,除此之外的喜剧节目,声称盛产笑点,能带给你乐子,到头来,却只有演员、主持人和职业观众在一个劲儿傻乐。
  
  不会笑是病
  
  和什么人笑,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场合下笑,在哪个点上笑,笑一声两声还是六声……还是半边屁股挂在椅子上哈着腰笑,都折射出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笑是监测人类快乐指数的重要指标。
  
  在英国莱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怀特描绘的“世界快乐地图”中,瑞士和奥地利等欧洲5国打进前十,美国排第23名,中国列第82名。
  
  中国人的快乐时光有多少年?44。3年。荷兰鹿特丹伊斯拉谟大学教授费因霍芬设立的“快乐世界数据库”发现,瑞士人的快乐时光长达63。9年,笑傲全球。美国人的快乐时光平均为57年。
  
  中国人什么时候最快乐?周六。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研究发现,在星期六,中国人的正面情绪最高、负面情绪最低,是一周中最快乐的一天。他认为,中国人的幸福体验远高于负面体验,只是负面产生的印象更强烈,“所以人们总感觉网络上的信息都是负面信息”。
  
  中国人为什么不快乐?原因有多种:缺乏信仰、爱攀比、不知足、社会不公、道德缺失、生存压力、心灵封闭、不懂感恩、不懂施舍、不敢坚持做自己、对于美好的事物不再感动、房价太高、看病太贵……
  
  中国人快乐感缺失真正缘由在于世人把快乐与物欲做了直接而粗暴的勾连,有人开出的药方是:儒家的“仁者不忧”,佛家的看破、放下、自在,道家的“道法自然”。不知疗效如何?

中国笑点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