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意林杂志 > 成长视窗 > 一名小职员的诺奖之路

一名小职员的诺奖之路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4K 次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获得者之一。他的获奖在日本国内引起了极大震撼。因为与以往的诺贝尔奖获者相比,田中的经历非常平凡。他没有高学历,之前只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在获奖之前,低调、羞涩、不善言辞的田中在日本学术界默默无闻。他的获奖历程,被日本媒体称为“小职员的奇迹”。
  
  田中于1959年出生在日本富士山市。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26天不幸去世,于是,他被过继给叔叔抚养。但他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叔叔的养子。直到自己上大学时,叔叔才把这个消息告诉田中。得知这一事实,他很震惊。从此,他立志于研究医用测试仪器,用于提升医疗水平。
  
  大学时,田中就读于日本著名的东北大学,所学的是电气工学专业。虽然他学习很刻苦,每天都复习到深夜,但成绩依然很差。由于大学二年级必修的德语挂科,田中留级一年重修。大学毕业后,当他满怀期待地去索尼公司应聘时,第一轮就被残酷地淘汰了。无奈之下,田中来到了一家名为岛津制作所的企业。这是一家生产科学测试仪器的公司,当时在日本只能算一家名气不大的中小企业。
  
  进入公司以后,田中怀着极大的热情埋头于科学研究工作,把自己的终身大事和名誉升迁统统置之度外。因为不愿意脱离研究第一线,田中拒绝了所有的升职考试。在公司,许多同龄甚至年轻的同事都晋升了,他却仍然只停留在公司的底层位置。但是,在公司,不管哪个同事,只要问到他实验上的事情,他都会认真解答或者一同思考,直到问题解决。在日本,企业的工资是与职务挂钩的。由于不能升职,田中在经济上并不富裕,甚至被视为“怪人”。但田中仍然埋头于科学研究之中,对自己的境况并不在意。
  
  一次,公司为了制造仪器进行化学实验,派田中作为实验人员测定生物大分子的质量。由于田中大学不是化学专业,他的化学知识储备并不多。可是为了工作,他只能迎难而上。当时,学术界有一个常识,用激光电离的方法测量分子量,最多只能测定分子量在1000左右的化合物。田中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常识,依然用激光轰击大分子。根据前期实验和有限的知识积累,田中确定了研究方案并开展了大量试验。一天,在测量维生素B12时,田中不小心把甘油酯当做丙酮醇与金属超细粉末混在了一起。因为金属超细粉末很贵重,田中觉得扔掉太可惜,就决定再试一下。为了早一点看到结果,他还没有等到甘油酯变干就去测定。结果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维生素B12的分子量检测到了。而等到甘油酯变干再去测量,却又无法测定了。就这样,他分离出了分子量超过10000的化合物。正是源于这一次意外的“重大失误”,他观察到了未曾看到的新现象。也正是这种偶然的失误,才成就了田中的诺贝尔奖。
  
  随后,田中通过自己偶然发现的研究成果,制作出一台分析仪器,并为这台仪器与自己的研究方法申请了专利。尽管公司因为仪器的发明赚取了许多利润,但田中仅获得了一万一千日元的微薄奖励。但他并不在意,仍然默默工作。他把这次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这也是他当时发表的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之一。
  
  2002年,不惑之年的田中依然在公司最底层辛苦地工作着,拿着很少的钱,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天晚上,田中正在公司加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用英语激动地说着什么。田中并没有听明白,只是模糊地听到了“诺贝尔奖”和“祝贺”。当时,他还以为是别人的恶作剧。
  
  半个小时后,公司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全世界的媒体都打来了电话,全日本的电视台都堵在门外等待采访他。然后,全世界的观众,看到了一个露着腼腆笑容的小职员。这一年,田中才43岁。全日本的科学家和大学教授,没有一个人认识他。日本的学者资料库里面,也没有他的信息。媒体最初还是通过上网搜索他的名字,才找到他的联系方式。
  
  作为诺贝尔化学奖100多年来首位以“学士”学历获奖的研究者,田中无疑是幸运的。田中身上浓缩了科学界的匠人气质。他在获奖后每一个场合的谈话中,对于研究成果,总是提到“兴趣”这个关键词。田中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最朴实的道理:兴趣是学问的源头,也是最好的老师

一名小职员的诺奖之路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