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感悟 > 有关醉酒的感悟散文:心诚·酒诫

有关醉酒的感悟散文:心诚·酒诫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5W 次

本站:虽然自古以来,人们都以酒为礼仪重品,但喝酒要适量,醉酒的危害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心诚·酒诫》这篇文章吧!

有关醉酒的感悟散文:心诚·酒诫

人老事休,酒场几绝。偶尔,有节制自饮一小杯,故,不再以醉酒为虑。以往,我好酒且好醉,酒醒后常自省,争早日戒掉好酒之恶习。酒诫虽晚,心诫永远。近有新醉,便有新省。谨记之,以自诫。

酒能醉人

回首过去,偶有友朋聚会,或赴公务、喜宴之酒,主客列坐,酒杯斟满,香气扑鼻,未饮先享酒之美。当今盛世,酒色乐游,四大奢华。东西南北,倾国举盏,酒旗如云,酒池似海,想必酒美之故。

我之醉,多在友朋、同事之酒。我生穷乡僻壤,足无十里百里之行,志无泥燕迁徙之志,既无余钱恩泽于人,亦无德才施教于众,更无一能建功于上,酷似家雀,食足心慰。上学赶上张铁生、黄帅时代,及早辍学。因此故友不多,朋绝少,几近孤独与世界,聚会之酒屈指可数。纵使醉者十有七八,一生能醉几何?所以,对每醉愈加珍惜,屡回味常思。

酒能醉人!小时候就知道。村子里谁家有喜,都要操办酒席,或者过大年大节,亲朋往来家中设酒。酒足饭饱之后见到有人踉踉跄跄、嘟嘟囔囔、比比划划,或独自一人,或他人扶着、驾着、拖着、劝着、骂着,招摇过街,街道两旁有许多男女壁立观瞧,指手划脚,又有七八孩童尾随其后,嘻嘻哈哈,村众人广为传播:“XX喝醉了!”且绘声绘色描绘醉态。此后几日,醉酒人小村小巷必备聊及的话题。儿时所见应叫形醉吧。

纵酒之风

上世纪九十年代,纵酒之风悄然生成于官家之所,迅猛之势不可挡。它如同不可降伏的台风,初起平静的太平洋面,然后逐渐加速扩大,不消三、五日,即获得撕天裂地的力量,风卷数千里,无坚不摧,携暴雨若江河直落。鸟兽亡命,万众凄惶。上面不知发布多少禁酒令,然而,在酒台风面前毫无法可施。最后,还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真理,决定放它一条通路,规定公家人置酒,可啤酒,可低白,可非名酒,陪伴的菜肴也相应的降格为“四菜一汤”,且不得突破费用标准。一场对酒的革命退守为改革。

老百姓管吃工资的叫公家人,我自然也属公家人一族。虽职小位卑,也没逃脱大气候之影响,也常在酒场之内伺候或许作陪。宾主双方雄赳赳、气昂昂鱼贯进入迷魂乱性的酒场儿,在已备好小菜、酒水的大圆桌前暂驻,你推我让,再次表示谦恭之意,或牵手搭肩,现出亲热哥们儿之情,然后依官之大小,位之高下,权之轻重,资格长幼,宾主相宜,列次坐定。

食客面前整齐而别致的摆放着包金镶银的碗、碟、杯、盘、筷、匙,精美包装的湿面巾和文化染色的餐巾。房间装饰着应时变化的壁纸,挂着写生派或精神病派的小油画,某个墙角安放着时新的彩电和音箱,空调永远吹着春天的风。飘飘来去,绕桌盘转的女服务员,装扮或艳或淡,或素或雅。如同颜色各异、形态有别的金鱼,在流淌的酒香里翩然游荡。好一派酒场风光。

公家事规矩严谨,有一套礼制。酒席之上,也有一套礼制可循。第一道就是开酒。主人致辞,客人应答。套话之后,主人站立举杯,余人皆起。举杯,笑眯眯望着主人的杯子,就像盯着照相机镜头。主人庄严宣告:为XX干杯!随即酒杯移至嘴巴之上,大张口,落杯,只听“咕咚”一声,杯中酒下降一大截。豪爽!其余人等,也跟着“咕咚,咕咚!”皆豪爽!

现实的酒杯绝非百姓的小酒盅可比,大者容三两三,中者二两半,小者一两。大杯能容则大肚能容。新时代酒客,肚子里好像与时俱进了一只酒胃,可称海量者众多,饮一斤二斤不醉者,并非奇人。一个时期,喝酒成为公家人的能力要素之一。这就成为一种商机。厂家与时俱进,酒厂虽不见了酒糟,但调来大车大车灌装酒精,价格大幅度提,产量出奇高,再推出低度酒系列,提高了顾客的海量,翻着翻儿的盈利,成就了更多新建酒厂。

酒场之上,无论酒客多少位,实质上只有主陪与主宾两人,其余依其归属响应其主,各一对方为对手,对饮而相搏。高潮时酒场如战场,如赛场,或视酒为情物,“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或视酒为圣物,“宁失人格,不输酒格”争当酒丈夫。主、宾两位头领任凭两军厮杀:头一碗儿六口;第二碗儿三口;第三碗儿一口,十口白酒下来,就十全十美了。三碗儿酒少则七两半,多则九两九。要想重点“照顾”某人,还得单独表示三口酒。喝到高兴处,谁也不服谁,划拳、压指、猜火柴杆儿。我见过最绝的就是:把汤匙放到酒桌上,用手指一弹,匙把儿向着谁谁就喝。最后,每人再来上一瓶儿啤酒漱漱口。好好地大活人,整上这些酒后,就都像注入了兴奋剂,真的找不到北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中国特色办公方式之一。

公家人喝酒,讲政治、讲效率、讲效益。仅一个多小时,就话说了,酒喝了,事办了。最后,主陪说声:“吃好了?喝好了?”即起身谢客。全体起立,相互致意,又鱼贯而出包间,各自奔向该去的地方。公家办酒席是办公,“公”字在心,又有礼制约束,人不醉,但累之、烦之、怨之,无奈何之。

酒场百态

什么人喝什么酒,什么酒配什么菜。平民百姓喝酒,充当酒肴的多是青菜,再就是从咸菜瓮里捞出的白菜帮、萝卜樱、鬼子姜之类,少有荤腥。那时,我不知道公家人如何饮酒,更不知醉官与醉民有何异貌。

我童年不得近酒,成年之后因家贫饮酒极少,故无缘得醉。在盐场工作时,每年也就醉个二、三次。小有权利之时,赶上了席卷全国的喝酒潮,但毕竟职业所限,多自节制,不至于醉。那么,何为醉?除去我见知的形醉,再就是我感知的身醉、心醉了。人逢盛世喜乐多,酒不醉人人自醉,何愁不知醉酒之味?

官风领导民俗,民间聚酒早已弃小盅、取大杯,热汤小酌改为冷酒海喝,由家中设宴移至路边小店。百姓饮酒规矩少,可大胆放杯,无节无度,说亲道友,话语不忌,在这样的环境,往往不知觉中醉去。两杯酒已叫脑袋昏沉,一个话题或一句话,反复絮叨,刚刚说过,又觉得没有说,本无必要说,却觉非说不可,看看他人,都在说笑不休,说什么谁都不入耳,自说自听,听之即忘,又说有忘。口舌不控,此为初醉;饮至三杯,目光迷离,眼前酒客个个都现出醉态,只有自己仍是“清醒”。伸手夹菜,好不容易捉住一片往嘴里送,不等到位又滑落下来,或者错位运到鼻孔。身将将起,直觉腿发软,脚不稳,身发飘。慌乱之中扶住了墙壁或椅子背,或被同酒扶持一下,欲倒而未倒。四肢与大脑不再保持一致,却又高声叫喊“没事,没事!”“倒酒,倒酒!”此为中醉;饮三杯以上,杯中是酒?是水?已经不觉其味。开始抢酒喝,如果此刻有人命酒,皆畅饮不拒。待酒力爆发,脑袋涨得厉害,逐在朦胧中睡去若死。更有甚者或哭、或笑、或闹。不知何时停的酒杯,曾有何人同席。像死狗一样被扔进一个空寂的世界,没有生命,没有声息。此为大醉。

其间,被人带出酒场,在野外,在路边,在家中,大吐污秽之物。酒醒先从胃开始,此前享用的美酒佳肴,在胃中搅拌翻腾了几个时辰或更短时间,就被无情的推了出来。恶味儿熏天,较之穿肠而过泻出的臭气更加叫人难忍。一阵呕吐之后,大脑又活动,决定多喝水清洗胃袋。喝下去,吐出来,又喝又吐。最后,吐出的全是清水,没有一点食物残渣,有时还混合着黄色的胆液,嘴里苦苦的。接着又睡。几个小时之后,迷失的魂魄回归肉体,睁开眼睛,拍拍脑袋,动动四肢,挺挺懒腰,直觉肚子空空,不想吃,不想喝。忆起之前的情景,恍若隔世。挣扎着坐起,又挣扎着下床,寻些吃喝,下决心塞紧嘴巴,难以下咽。只一会功夫,身上的营养和水分便补给到全身,身体复原如初。此为大醉。

醉酒者极态为醉死。人们尽可想象其形、其貌,却无人知晓:他将死之时,曾否有欲语之言缠绕于心,而无气力告诉亲者?几年前,在寿光这个小地方,相继传闻有人毙命于酒场或丧命于车祸。死者尽兴,存者独悲。魂飞去,不复回!

人们对醉酒者往往笑之、耻之、怜之,而不鉴之,是使醉酒之害得以无穷。然而,人又何以醉酒?老朋友、老同事和老同学在人生路上相帮扶,共同走过一段不能忘怀的历程,久不相见,感念愈深,一旦欢然相聚,心中激动油然而生,未酒而已心醉。人心热,酒似火,像一团火焰入口中,穿过咽喉,掉进胃里,烧得辣疼,又即可将热量传导全身,烧红了眼睛,烧红了面孔,烧红了全身,烧昏了神经,几乎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舞动双手,频频举杯,叹相见太晚,必欲一醉方休。今儿你请了我,改日得返请,人为有情灵物,迷于友情、亲情、碍于面子,迷情之醉,发于酒,而生于情。

酒场是一品玲珑社会盆景,无不显出社会的形态,实现着社会的功能。进入酒场,不是躲开了现实,而是亲临另一表现形式的现实。大众有层,酒客有等。饮而常醉,伤情伤气者为酒徒,豪饮不醉、无视于人者为仙,能饮且调动他人能饮者为将,听令而饮、受命敬酒者为卒,善饮者叫酒鬼。酒鬼不必能饮,善于营造热烈而有秩序的气氛,操控酒客情绪,影响酒客判断,牢牢把握大方向,以有利于实现组织酒场之目的。公务酒场上,酒鬼多出主、客双方首领充当,余者皆充酒助。

酒虫可悲

酒社会之外有一种酒虫,他们嗜酒如命,但不进酒场,不入客流,缩身于一室一隅,自斟自饮,自忧自乐,不与外人交游。外人视为弃物,不屑于为伍。一位邻居可谓酒虫,其家贫而嗜酒,常年在院门口置一矮桌,摆放一瓶、一杯、一碟,面街就小桌而坐,小酒咸菜,若怡然自得。见有人走过,不忘打个招呼,其酒量不大,而很费时光,似乎这是他生命中最幸福的时段,特故意延长,并有炫耀于人之嫌。嗜酒而好醉,醉则骂老婆、训孩子,摔碗砸盆扔砖头,祸乱家庭,甚至骂街,惊扰四邻。昼则引人围观,夜则鸡犬不宁。某日,酒虫醉酒后又骂街,被一长辈遇到,掌其嘴数下,从此不再骂街。看起来醉酒骂街是一种习惯。

据说,该酒虫有些文化,是县农场的二把手来着,写得一手好字,口才也佳,世事变故,单位被取消。作为领导,中年不得其志,堕为酒虫。不醉不快,到代销点赊酒喝,无钱偿还,久之再也赊不出来。到邻居家串门,瞅瞅哪儿放着酒瓶子,趁人不注意,抄起来,拧掉瓶盖,咕咚,咕咚,就是半瓶子。不得已,结发妻子远离而去。与命俱来,还是随运而生?

酒之利害

自古以利,人们以酒为礼仪重品,祭祀祖先,驱鬼求神,都拿酒来抛天倾地,挥挥洒洒,繁复肃穆,以示虔诚:宴会重要客人,酒杯高举,轻轻一碰,嘴边一靠,像京剧角色仅作个喝酒的样式。在此,酒为道具,或许有益无害。但将酒作为寓意繁重的饮品,则当别论。酒,无疑是大众毒品,其毒性虽远低于冰毒,海洛因,而其危害之大却远非后者可比。君不见,因酒精过量车祸身亡者,数万之众?人,一次醉,不为害;十次醉,不为害;但酒精日多,必伤身损神。李白虽斗酒诗百篇,但也只活了六十一岁半。多饮酒,于己于家,于私于公,能不为害?为害一桌一席不足为祸,而为害道路交通、工厂矿山、政府机关、学校医院,能不为祸?我知我见,却从未闻知因为不饮酒而致祸、害事者。

传说中,治水皇帝夏禹,喝了仪狄做的好酒,非常喜欢,可他忍住了。不但忍住,并把仪狄赶跑了。夏禹戒酒以后,很感慨地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但他绝没想到,自己的后世,就是一个个酒鬼。夏朝的第三任皇帝叫太康,就因为“甘酒嗜音”惹了大祸。到了夏桀,就闹出传说中的“酒池肉林”来,因而亡国。由于一开始,酒在中国史上闯了祸,所以,可以看到不少警告喝酒之文献。最有名的就是“酒诰”,是劝人戒酒之文章。

即如此,无酒不可。然而,国与民何不禁戒?酒文化所致。有些习俗日久积淀成为文化,便是多少代人的精神桎梏,它赋予酒太多的功能,以为无酒,不可与人通往来;无酒,不可与天地、祖宗同心灵;无酒,不可壮行色、助喜庆、显豪情、抒壮志、发幽情、诉愁怨;人在社会,无酒,大路难行。酒文化之害甚于酒。悠久灿烂的文化可令人自豪,也可令人沉思,作为古玩玩赏可以,宣扬先贤至圣可以,但当作解决现世问题的利器,则有所为过。

人世间,荒或败乱可醉人者,岂止酒?为害于国于民者,岂止酒文化?然而,人不自醉,何物可醉之?人不自害,何文化可害之?

当前,正倡清正廉洁之风,借此诫言,或许对众君有益。

吾年龄已高,酒诫虽晚,心诫永远。

(本文为“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征文大赛参赛文章)

公众号:化隆文联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