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感悟 > 《西游记》感悟:以佛理支撑人物塑造

《西游记》感悟:以佛理支撑人物塑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4W 次

对于西游记里的人物塑造以及思想理解,向来都是颇有争议的。本文从神话与佛理的角度对其人物塑造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其目的是提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并由此开掘《西游记》的其他意义。

《西游记》感悟:以佛理支撑人物塑造

一部《西游记》,道家看见了“道”,文学家眼中看见了神奇,孩子看见了趣味,我不是和尚,却从中看见了佛理。

依照鲁迅先生的定义,“神话是把神人化。”公认的神话,如古希腊的神话直接描写天帝宙斯管辖下的天国里的众神的恩怨和这种恩怨投射到人间所产生的影响,展示“神情世态”;陈琳的《封神榜》也描写道教内部以元始天尊为代表的释教与以师弟通天教主为代表的截教之间的矛盾以及双方在人间改朝换代中的争斗的过程,表达神的意志、力量不可违背和抗拒的主题。《西游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神话小说 ,它也将笔触伸向神的世界,也有一些将神人化的内容。如其中出现了众多神仙,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四大天王、哪吒兄弟、二十八宿、太白金星等,道教系列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璧道君、紫阳真人、赤脚大仙、福星、禄星、寿星、镇元子等,佛教系列的人物如来、弥勒、观音、文殊、普贤、灵吉、四大金刚等,将他们的情感凡人化、生活世俗化,但它用意不在表现众神、诸道、诸佛的生活、情感、各派的矛盾和冲突,而只是用神、佛、道构成一个背景,成为孙悟空、唐僧等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只是以神道佛作为唐僧、孙悟空的活动背景,而非描绘的主体,没有将笔墨放在神的意志、众神的矛盾上。小说中每次出现佛家的弟子悟空与道家的弟子发生矛盾冲突时,只要佛教的高级人士出面解决问题,都以佛家弟子取胜,道家弟子失败告终。有时道家弟子被迫改换门庭,投到佛家门下。对此,道家的高层人士心气和平,和颜悦色,一点都不反感,更不用说引发佛道两家的矛盾冲突。如来、观音甚至主动向太上老君借人成精,以增加对唐僧一行的考察力度,佛道两家不但达成默契, 甚至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将唐僧师徒打磨成佛。作者将佛道两家的关系打造得如此和谐,正体现作品的性质不同。

神话的主角一般应是神,至少应该是有神的背景,与神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不是神道佛中的一员,他只是天地所生的一只野猴、灵猴。历经劫难,最后成佛。我以为孙悟空的奋斗过程,概括起来就是“从恶的此岸到善的彼岸,从魔的此岸到佛的彼岸”。孙悟空出世时,虽具备“向善”发展的潜力,但基本性情是“野性”。他具有“善”的特质,具有佛教认定的“婴孩”潜质,符合“婴孩本论”。原因在于他出身特殊,是“天地所生”,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甚至连“性”也没有。对于这一点,须弥菩提祖师很看重,如来佛也极为看重。他无父无母,无社会关系,无名无姓,他的姓名乃须弥菩提祖师所赐。这就产生了两种相反的发展趋势:向善,他可以成佛;向恶,他会成魔。到底向哪方向发展,取决于他能不能找到一个修行的“法门”。孙悟空其实并没有漂洋过海,到什么西牛货洲学道,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参禅悟道。试探究一下,猴王访道的地点、对象,就可以知晓。山的名字叫“灵台方寸山”,洞叫“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的意思是“心”,“斜月三星”的意思也是“心”,同时寄托了“夜深人静时”修心之意。神仙的名字叫“须菩提祖师”,“须菩提”是“必须觉悟”的意思。可见,作者化用了佛学的术语,暗示猴王是独自静修成正果。这有点复制当年释迦摩尼放弃孔雀国太子的地位,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的经历。对此作者虚构了大量故事,陪唐僧经历七十余难,如同烟幕弹一样,掩盖了猴哥参禅悟道的真相。

猴王跟随唐僧取经的历程,反映了佛教修身悟道的基本范式。猴王出身低微,起点过低。其他几位同行相比,相形见绌。他的师傅唐僧前身是如来佛的.大弟子,师弟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和尚是卷帘大将,连白龙马都是东海龙王的太子,都大有来头,他们的“慧根”深得多,而猴王慧根浅,魔根深重,心魔难除,从 “恶”“魔”的此岸到“善”“佛”的彼岸的难度应该更大 。猴王的修炼过程可以分为三大阶段。从出生到悟道灵台方寸山,是第一阶段。在此阶段,他找到了一个修炼得道的法门,潜心修炼,获得七十二般变化。第二阶段,大闹龙宫、地府和天宫,是野性、魔性(恶)大爆发的时期。在此期间,他蔑视天地间的一切秩序,扰乱了一切秩序,获得了兵器、行头、强消了死籍,获得了长生权,获得了“齐天大圣”称号和太乙散仙的地位。猴王成了魔和“仙”“圣”的矛盾混合体,这些都是靠作孽而非从正道获得的,他的骨子里还是“魔”。在猴王魔性爆发的时候,玉皇大帝束手无策,请佛祖前来“炼魔”。佛祖掌化五行山将他压住,“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铜汁饮”,按照佛理,“一啄一饮,莫非前定”,因果报应,分毫不爽。如来对猴王的处置,是帮他消孽。第三阶段,经观音指点,拜唐僧为师,保护师傅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取经历程,只不过是从魔到佛,从恶到善的艰难曲折修炼历程的反映。取经路上遇到的穷山恶水,妖魔鬼怪,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可以说是“心魔难炼”的集中体现。 “心”要通过各种磨难才能成佛,修炼过程是非常曲折的,其中会有反复。佛言“如若轻易得,便作等闲看”。猴王的修炼过程,是十分艰难的。

在鹰愁涧,因没有帮手,一时降服不了孽龙,受到师傅的埋怨,他就一走了之,龙王劝他,他才回心转意,再做徒弟。炼心魔,关键靠自觉,在“自觉”无法达到目的时,也必须借重外力。观音骗他戴上金箍,才接受唐僧管束。这是有深意的事件:修炼虽然尊重自觉自愿原则,但也有强制手段。取经路上,多次遇到神通广大的妖魔,猴王竭忠尽智,出神入死,护法降魔,保护唐僧。其中有“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两件事特别耐人寻味。在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因肉眼凡胎,受到狡猾的白骨精的欺骗,错怪猴哥,将他逐出了师门。猴哥深受委屈,但师徒很快尽释前嫌,和好如初。遭遇假猴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此时,师徒离灵山不远,修成正果指日可待,正处于从魔到佛转换的节点上,悟空内在的“恶”、“魔”与“善”、“佛”的冲突达到顶点。悟空一边在护法,一边又犯戒作恶,杀了拦路剪径的杨家儿子等强盗。这是严重违反戒律的行为,唐僧绝对不能原谅,立马将他逐出师门。悟空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想“将功折罪”, 悟空(假我)感到委屈,走投无路,怏怏地到南海观音那里诉苦去了,观音也严肃地指出“打杀妖魔,算你的功劳,杨家儿子到底是个人身,据我公论,还是你的不善”。他的魔性幻化成的另一个悟空(真我、本我)并未放弃,哀求师傅容留未果,就魔性爆发,恶狠狠地骂到:“这贼秃十分贱我。”打伤了师傅,抢走了行李,回到了花果山,找来几个善变的猴子,变成唐僧、八戒、沙和尚的模样,俨然要另组班子,与唐僧分庭抗礼。一般的读者不知就里,被作者的障眼法蒙骗,还以为假猴王是什么六耳猕猴。假猴王实质上并不是什么“六耳猕猴”,而是孙悟空的心魔所化的妖魔,是猴哥的“本我”,如来称之为“二心”之一,就是说,这是孙悟空人格分裂的产物。作者在运用障眼法的同时,不忘暗示读者这个奥秘。两个猴王模样、性情、法力均一模一样,甚至连如来佛发明的紧箍咒也能感知,唐僧师徒、天王、观音、地藏王都分辨不清,照妖镜区分不了,还是猪八戒看似傻乎乎的一语道破天机:“都是真的。”在两个行者打上西天的时候,作者赋诗一首,道是“人有二心生灾祸,天涯海角致疑猜……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这是作者借机阐发悟空成长的教训。如来预知两个猴王打上灵山,对众人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这等于明示两个猴王实为一个猴王。如来施法,悟空打死了假猴王,并派观音送猴王回到唐僧身边,师徒和众师兄弟“都依旧合意同心,洗冤解怒。”,作者再赋诗云:“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从此,师徒之间再也没发生尖锐的什么冲突,直到灵山。至此,猴王的魔性基本清除,最后上灵山,被封为斗战胜佛也就顺理成章了。至此,一只野猴、妖怪,一个本有婴孩本来面目的灵猴终于历尽了劫难,摇身一变,成了斗战胜佛。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至于其中的三昧,由读者见仁见智,参悟去吧。

顺便说一句,前些年有人认为猴哥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行山下,听从观音的劝说,皈依佛教是投降和背叛行为,是论者不明白《西游记》是以佛理支撑人物塑造的模式,却以阶级观念解读人物造成的误读。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