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感悟 > 在酒楼上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在酒楼上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84K 次

《在酒楼上》是鲁迅1924年发表在上海《小说月报》上的一篇小说,也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充满有着浓浓的”鲁迅味“。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在酒楼上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在酒楼上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在酒楼上读后感篇1

今天看了鲁迅的《在酒楼上》对吕纬甫这句话感触良多啊!

他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就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或是少年时,伏案有本小箴言本——《每天进步一点点》,对其中这段倍受感动:成功就是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积累起来的成果,归纳聪明人的法则,每天进步一点点,让平凡的你变得卓越。

二十年或是三十年以后,再看蜂子或蝇子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

  在酒楼上读后感篇2

一口气读完鲁迅的《在酒楼上》,坐在电脑前傻傻的发呆一个多小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动笔写下此刻的感受。

先说《在酒楼上》,”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此刻的”我“回到故乡的感受是懒散和怀旧交织在一起,想找寻旧时记忆中的痕迹,结果是”我的意义早已索然,颇悔此来为多事了。“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切景物都是毫无意义,如”窗外只有浸渍斑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无处消遣,又没吃饱,干脆找个酒楼喝上几盅,自然想起”一石居“,结果因为是下午,酒楼没什么客人,我自然也图个清静。谁曾想世界太小,又遇见了故人——吕维甫。相约不如偶遇,刚好自己还无处打发时间,就约他一起喝吧。于是重新上了菜,添了酒,两个人聊起来了。吕维甫告知”我“,他自己就像只苍蝇飞了一圈又回来了,其实一事无成。”我“就问他最近混的怎么样?刚好他喝了不少酒,于是话匣子就打开了。回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给三岁夭折的弟弟迁坟;另外一个是给邻居家的女孩阿顺送剪绒花。但是两件事情都没办成,弟弟的尸骨被河水浸泡腐蚀的一点不剩,只好裹上”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往棺材里一装,运到父亲的坟旁挖个土坑,埋掉。阿顺呢,因为吐血和流夜汗,加上听信了他伯伯长庚的话,担心自己的要嫁的男人太丑,也死了。于是我付了帐,买单,”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花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

故事的情节大概如此,给我的感觉是作者找寻的是对旧事、旧物的依恋。这里的旧事,可以是三岁夭折的'小弟和我很相投;阿顺为我做的加白糖的荞麦粉,还有母亲记得的顺姑因没有剪绒花可戴,挨了她父亲一顿打;旧的物,可以是几株老梅花,一株山茶树,还有雪。也许是作者渐渐随着对旧事旧物的感情日日加深,越发感觉到记录的重要性了。

另外一方面,联系到作者1924年写作的历史背景,这之前中国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一是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封建专制的统治。其二是1919年由知识分子领导的五四运动,目的在于反帝、反封建和提倡新思想与新文化。这期间还发生了军阀混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高潮开始兴起,也许是中华大地太过喧嚣,于是作者也想找个地方清静几天,自然选择故乡。看到曾经积极投身革命的青年,如今浑浑噩噩,苟且余生,于是作者开始冷静下来,对五四运动,是否达到反帝、反封建的目的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这段时间自然彷徨和孤独。

  在酒楼上读后感篇3

今天读鲁迅的《在酒楼上》一文,其中一段话让我不禁反思: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这一段本身就很巧妙,通过“我”说的话来批判的正是“我”。

鲁迅写这段话本意是讽刺和批判那些原本支持革命,后来在革命受到重重阻力时,便对革命产生动摇,甚至走上和原有旧势力妥协的道路。

读完这段时,我突然想我是不是也如同那蜂子或蝇子一样呢?往往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有目标,有想法,也去付诸实际行动了,可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就迷茫了,悲观了,失望了,最后很容易就放弃了,选择倒退回去,回到一个明知不对的起点。 “很可笑,也可怜”。多深刻,又多刺骨的评语。鲁迅的笔确实是把锋利的刀,是最有力的武器。他直指人心的最深处,他拨开层层云雾,他大声疾呼——别再迷茫!震聋发聩!

如果一个理念,一个方向没有错,就应当始终坚定信心。

看到眼前的困难时,更应该看看长远的发展。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