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怜魏延散文随笔

怜魏延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W 次

波澜壮阔声势宏大的三国画卷,是几千年来,浓缩平民与贵族同登历史舞台的一部长篇话剧。当时期,涌现大批勇冠三军的将领,建功立业的智慧之星。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和忠勇,追随心中的带头老大。经过不懈努力激情飞扬,书写着他们旷世奇才。历史代有才人出,也有文武兼备的一代人杰,因各种原因掩没了才能,奇志难酬。让叱咤风云的将军落下凄惨悲凉的结局。画卷中,有一位千古奇冤的铁血男儿,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又不得善终的将军,他就是文武全才的魏延将军。

怜魏延散文随笔

魏延,义阳人(河南信阳),善养士卒,勇猛过人。面如重枣,目如朗星,为人孤傲。对自己能力十分自信,环视群英少有其入眼者。

时因,关羽杀气腾腾率军直击长沙。恰逢老将黄忠奋力搏杀,几番回合难分胜负。黄忠面对有武圣人之称的关将军面无惧色挥刀相向,足见黄老将军的底气十分了得。傲视天下的关云长,宝马宝刀难以使其就范。因惜其才英雄相惜,在战场上来往奔突旗鼓相当。

长沙主韩玄怀疑黄忠通敌,欲斩之。守城之将魏延大怒,一刀将其庸主杀死,献城投降。为难之中,挺身而出,爱憎分明,快人耿直。面对如此不会体恤下属,不会客观公正面对成败的主人,留之何用?在风起云涌,各自争雄的战乱时期,不会审时度势,还自毁长城,岂是长治久安之法?该出手时就出手,一代生性傲慢,自命不凡的魏将军,奉信良禽择木而栖。因此追随刘备,走向获得绚丽多彩的正途。但也因怒杀其主,为后半生打下难以自我解脱的伏笔。此举,诸葛亮认为不忠不义。

刘备率军入蜀,在猛将如云的大军中,魏延提刀铿锵当先锋,屡建战功。刘备深爱其英武,常委以重任。先任镇远将军,后任镇北将军,再任镇西将军。汉中是西川门户,地理位置尤其重要,其时所有人以为镇其地是三将军张飞,飞亦认为只有自己适合。但刘备却让魏延镇守,可见其文攻武治非一般人可比,也足见刘备识人之高。

后率军与诸葛亮北伐,更是雄浑豪放,战功累累。魏延被诸葛亮依为左膀右臂,尤其倚重,他曾大破魏国主力郭淮大军。他献“子午计”采取两路合击,奇袭长安!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反对没采纳,活活掩埋了一次攻取长安大好时机,让后人叹息不已。也因为这次无法自我完全发挥才能,渴望建立奇功的他从此心怀不满。私下认为诸葛亮不是谨慎而是胆怯,自负之心暴满。后因一代智者诸葛亮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病逝,北伐失败。

魏延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官场规则,不善于人交流沟通,又特别瞧不起文人出身的杨仪。平时与同朝为官的`杨仪关系非常紧张,势同水火。不知道孔明怎么想的,让不懂军事的杨仪统领大军后退。如此魏延更是忿忿不平,不愿受杨仪管制约束。暴跳如雷,不顾大局的焚烧栈道,反攻杨仪…...

恃功而傲的魏延,不甘受与已不合的杨仪而愤世作乱,实不为明智。虽然疾呼:国事不能因一人逝而半途作废!

但已对家事与国事分不清的他头脑发昏,狂躁地走向一条不归路。

众军散尽,更激荡杀敌雄心再起,但他错了。凡大局一定,不能接受时,只能保留意见。更不能以个人厌恶取代整体喜好。后,诸葛暗留马岱诈计,将其突斩于汉中虎头桥。

一代仅次于五虎上将的名将,就这样让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轰然倒地!谁害了他?让谁来诠释这个悲剧?

如今,在绵阳仅留有一个魏延祠,杂草萋萋荒凉落魄。

在汉中仅剩下一座虎头桥遗址,只有一座石碑。难掩英雄的壮怀激烈,难诉当年意气风发。

只想说,杨仪回朝后没被重用,不久免去所有官职,不久郁郁而死。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