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关于在爱中聆听的随笔

关于在爱中聆听的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3W 次

读过了这本《相约星期二》,感慨很多。

关于在爱中聆听的随笔

书中的故事不必再赘述,应该说这本书的意义是深远的、让人猛醒的,同时也是个人修身的最佳读物。短短的十四周星期二的课,加起来也不过十四天,但是读过这本书,跟随着作者的笔触上过了这十四堂课之后,看待人生的眼光和角度便也不同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口传笔录并非是晦涩难懂的,而是朴实平和的。

“相约星期二”、“星期二人”表明了作者和其老师除了这种教学式对话、思想谈心,也是在认同一种追求,简而言之就是爱。老师在爱中讲授,学生在爱中聆听。

爱是什么?书中告诉我们的是关心、关爱他人像这样对自己一样,也就是同理心。此外,切身的体验,用心去感受周遭的变化,感受自己身体状况时时的变化,便是视这些变化为自然,不回避,不讳言。同时老师因为受到一些宗教的影响,书中的叙述也提及了生命的灵魂和灵魂的轮回。

如果仅仅停留在基本的人性良善、美好的表达,也许这本书还没有那么深远的影响力,其中最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关于文化的倡导。莫里老师发现了人类社会中追求的文化、那些被一贯宣扬的成功标准,其实是大有谬误的。因此他建议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

文化其实是群体意识而形成的一切活动,似乎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往往是认同、追随而已,总之是种约定俗成的事物。而建立自己的文化,也许早就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尝试,然而莫里老师则在对话中点明并肯定了。

个人文化的.建立也许敢于明示出来的个例很少,但是《相约星期二》给了人们正确的方向,那就是爱。

意识中的爱无论怎么说都是有点口说无凭的,关键在于有爱的行动。爱的保障离不开一个人完整的人生经历:成长、婚恋、家庭和子女。这世间有种有趣的现象便是,有些在幼年、童年、少年缺乏家长关爱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却尽可能多地给予了他人很多爱。当然也许不排除因受委屈而心怀不满的,这里不做讨论。

此外,爱的表现在于公理心,不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扰乱他人的正常生活,不把自己的痛苦带给他人。爱还在于不攀附上层,不向条件不如自己的人炫耀,安于自己的所得。当然要做到这些,必须得是一个人的心理富足的时候,外在的物质只会令人贪欲不止,索求无度。

想要彻底解决物质满足动物(包括人)的需要,往往是准备下的物质比实际需要的更多,甚至根本消耗不完。然而能量是在转化的,拿松鼠在冬天要到来前储备食物来说,有些在冬天它找不到的树种甚至发了芽,长成了树苗。拿人类的储备来说,则可能是消耗不去的物质变质,反而成了浪费。如果铺张地消耗,那么也是一种浪费。人类的过度追求与消费倒不如自然的安排了,也算是自然对此的讽刺吧。但是讽刺事小,遭受自然的惩罚事大。

在看待生命的问题上,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人类不自抬身价高过自然,才能平视自然,心境平和无澜,从而获得超脱。所谓超脱,在佛家来看,就是在去掉和远离苦之后的涅槃寂静吧。

“人只有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变坏”,无论如何,生活在社会中,在还无法轻易摆脱生存的威胁之时,莫里的这十四周星期二的课帮我们认清了现实的本质。没办法说拒绝,只有委婉地接受,但是却可以由莫里的课而不那么烦恼和焦躁了。从此要建立和追寻的,是有爱的、坦诚面对的、健康的生活态度。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在爱中生,在爱中死,也在爱中奉献与追求的过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