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教育随笔:优秀生也需要关注

教育随笔:优秀生也需要关注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8W 次

班级授课制下,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毕竟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视线,常常为几个“问题学生”所牵引,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往往给人以一种“安全感”。正是这种“安全感”,容易造成一个心理关注上的“漏洞”。有时候,这恰恰成了一枚“定时炸弹”。

教育随笔:优秀生也需要关注

如果比较系统地审视一下近几年的青少年问题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十分醒目的变化:前若干年的案例中,问题学生的比例很多。而近几年,一些“优秀生”的所作所为,则令人们十分震惊。

清华大学保送研究生刘海洋不能说不“优秀”,云南大学的马加爵至少是一个学业上的成功者,武汉某重点中学奥赛学生因未能保送而出走,复旦大学研究生跳楼……这样的例子尚有很多,不胜枚举。

“优秀生”的问题似乎令人们感到十分突兀与困惑。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全社会乃至学校、教师的评价标准问题。对升学率的过分看重,对高学历的过分奢求,使全社会变得越来越“近视”:学习成绩好,一俊遮百丑。

在优秀学业的美丽光环下,“优秀生”的一些不健康心理被掩盖了。即使是一些比较外显的问题,也往往成了一种“可爱的花絮”而被十分宽容地一笑置之。而同样的问题若发生在某些“双差” 生身上,则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待遇”。社会如此,家长如此,学校和教师常常也难以脱俗。甚至“优秀生”本人,也欣欣然地接受这一礼遇,要么将问题搁置起来,要么滥用这一“特权”,更加肆无忌惮。于是,日积月累,终成大患。

记得在一次德育研讨会上,诸多同仁多提及到“优秀生”的敏感问题。总结原因,一是不知感恩。一些优秀学生总是有一种十分根深蒂固的.观念:我是优秀生,社会、家人、教师、同学对我好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如何回报他人,另当别论;我之所以优秀,完全是因为自己比别人聪颖。二是优越感太强。他们往往自我感觉很好,有的言行举止傲慢、目中无人。三是心理承受力较差。一些优秀生长期生活在鲜花和光环之中,心理上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极易走极端。有些优秀生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坚强,一旦遭遇挫折,便觉得颜面扫地、末日来临,心理上无法承受。

拥有一批优秀学生,的确是教师的幸运和自豪。在不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有所偏爱,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欢喜的同时,请别忘了多关注优秀生的心灵。也许,你的一句温柔的提醒,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你关注过“优秀生”吗?

赞助商

赞助商